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2020年年终总结

2021-08-19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2020年年终总结

(正 稿)

弹指间,2020年已近岁末,回望一年以来,学院在普陀山佛教协会的引领下,在院务委员会和院行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全体法师、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紧密围绕普陀山佛教协会“三四五”的奋斗目标,和道慈院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学修要求,以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为导向,以“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为标准,以院训“常随佛学,信行合一”为准绳,根据《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2018-2022工作实施方案》的年度预期任务,立足教育平台、学术平台、交流平台,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教研、行政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并取得了预期的成绩和一定的成果。

一、院况概述

学院院务会议、院级行政会议、部门工作会议、学生管理会议等院内各级会议机制坚持常态化,并对学院决定重大决策和部署重点工作,交流各部门阶段性工作情况,沟通各项计划性工作推进情况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成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学院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稳固推进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学院招生机制日趋成熟,招生成果可喜。学院在本年度新招收2020级研究生13人,2020级本科生35人,2020级预科生35人,圆满完成了年度招生任务。当前,学院共有10个在校班级(普陀讲寺僧伽培训班未包含在内),在读学僧249人。其中,2018级研究生8人,2019级研究生14人,2020级研究生13人,2017级男众本科生26人,2018级男众本科生28人,2019级男众本科生27人,2020级男众本科生33人;2017级女众本科生37人;2019级男众预科生29人,2020级男众预科生34人。

学院现有任课法师、教师76人(一线授课法师、教师58人,导师13人,客座5人),师生比例1/4。从学历层面考量,学院现有博士后1人,博士7人,硕士48人(其中双硕士13人)。

学院本年度应届毕业班共3个,毕业人数66人。其中,2017级研究生班毕业9人;2016级男众本科班毕业31人;2018级男众预科班毕业26人。另外,第四期居士教育(福慧)班毕业30人。

二、道风建设

学院坚持以“巩固信仰,尊师重道,以人为本,以戒为师,完善人格,学修并重”为重心,本年度开展了秋季学前、秋季期末的佛七共修,举行了秋季开学、国庆升国旗活动,并坚持每月初一、十五早殿课诵、半月半月诵戒,以及每周坐禅、共修念佛、课前诵经等,这些学修活动均已深入大众内心、深得大众欢喜。

普陀讲寺在监院会闲法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每周组织僧众学习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五年规划工作纲要》、《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普陀山佛教协会规章制度汇编》等有关政策法规及规章制度,坚持开设每周三节课的僧伽培训班,集中学习观音文化、佛教事仪轨等,至今已七年有余,通过以上种种,使常住真正成为常态化学习型常住。

学院一直把思政教育放在第一位,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更是学院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在日常教学中,各班级均开设了每周两个课时的思想政治课程。在全校活动中,坚持开学、国庆举行升国旗仪式,并作国旗下讲话。逢国宗局、中国佛教协会、普陀山佛教协会有重要规章制度推出,或有重要文件下达时,学院均组织法师、学僧、职工及居士班学员进行及时传达和深入学习。近两月,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先后数次组织各部门法师、职工及学僧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学院作为“2018年省级宗教法制宣传教育基地”、“七五普法省级宗教普法示范点”,通过设立普法宣传栏、扩充普法类藏书、发放普法案头书、组织普法学习会、举行普法专题讲座等,广泛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在中心广场两侧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修正案、国家安全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法治宣传栏;在普陀讲寺大雄宝殿两侧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七五普法、宪法修正案解读等大型宣传栏;在普陀讲寺围廊设置了以“正本清源,扶正袪邪”为主题的反邪教系列展板,拍摄制作了普法教育专题宣传片。另外,12月11日,由浙江省民宗委和省司法厅联合主办的浙江省2020年以宪法为主题的“十百千万”普法工程授牌仪式在我院举行,学院各部门在省民宗委和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在普陀山佛协和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活动非常圆满,得到了省民宗委和省司法厅高度评价,并专门联合发文表彰。如今,学法、尊法、守法、讲法的氛围日益浓厚,真正使法内融于心,外化于行。

三、学风教风

本院坚持传统,严肃学僧上课、上殿、过堂考勤制度,坚持各课程提交学期教学进度表,定期进行随堂听课与观摩教学,随机检查教师到岗和学僧到课情况。严格执行教研活动制度、备课制度、请假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学工作过程性督查制度、教学工作办公例会制度等管理制度,从而使管理更规范、工作更高效、成果更显著。

结合实际情况,学院在本年度中先后圆满完成了2017级研究生班、2016级男众本科班、2018级男众预科班,和第四期居士教育(福慧)班的毕业工作,以及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网络教学和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工作。组织召开了诸如教师工作会议、教师假前会议、学生散学大会、班主任管理工作月度例会等各类会议,充分保障了教学计划的落实和教学工作的推进。

学院学管办以提升学僧思想高度、规范学僧日常威仪为目标,以班级为单位,认真传达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详细讲解《学僧守则》,组织举行涉及反宗教极端思想、疫情防控、消防安全、防电信诈骗等专题活动。同时,细致安排“三堂一寮”值班员,定期检查上殿、过堂、排班,以及僧寮、教室卫生。此外,学管办每月坚持组织召开班主任、监学、僧值碰头会,及时解决或者上报学僧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做到事事有布署、事事有人员、事事有回应。

作为学僧自治组织,学院第十届学僧会领导班子以强化规章制度落实,做好学僧学修榜样为目的,组织举办了“2020年秋季运动会”,举行了“首届校园梵呗唱诵交流会”,等活动,丰富了学僧的业余生活,激发了学僧的学习热情,纯正了学僧的宗教信仰,展现了当代的佛子面貌,并使学僧得到了一定的历练和成长。

作为学僧素质教育平台,第二课堂的梵呗、器乐、书法等艺术培训课程依旧开展地如火如荼,为促进学僧全面发展、深化人间佛教思想、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宗教实践课以班级为单位,上堂面授诸如蒙山施食、课诵法器、唱念仪轨等,使学僧参与佛事仪轨体验学习,真正掌握基本佛事规矩及佛事唱念基本功。此外,会闲法师为鼓励学僧深入经藏,精进学修,以个人名义特设“佛经背诵奖”,至今已历六年,前后共有百余名学僧获奖,大大激发了学僧对佛陀原典的读诵热情。

四、学术平台

学术委员会以“佛教中国化”为指导,立足本山人才需求,考量佛教界人才缺口,初步建成由基础学科群(戒律学、中观学、佛教史、早期佛教等)、应用学科群(禅宗、净土宗、佛教制度等)、特色学科群(观音学、天台学、佛教英语等)组成的重点学科群,学科成熟度高,校内外导师师资稳定,与之相关的教学研究、教材编写、学生培养等工作任务已同步启动,且均已完成首批研究生培养任务。同时,进入到全国汉传佛教统编教材编写序列的中观、唯识编写工作已接近尾声,现已进入出版环节。学术委员会以“选留+实习+考核+储备”四位一体模式,筛选出优秀应届毕业生,充实到学院师资队伍中。并依据《新晋法师实习制度》,补齐了非师范院校师资的培养短板。逐步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底蕴深厚、青春气息浓郁的老中青梯级师资队伍。此外,学术委员会还制定发布了《本科、研究生毕业论文学术规范》,充分保障了学院科研学术活动的规范开展。

学院本年度增聘了北京大学王邦维为客座教授。明确了会闲法师、界定法师、能进法师、慧贤法师、如义法师、善悟法师、昌琳法师、智明法师、智瀚法师为重点学科带头人。此外,2020届9位研究生中,2位成为新晋法师,3位成为师资储备人才,2位兼修MA文学硕士双学位。2019届研究生中有2位成为师资储备人才。这使得学院师资队伍层次和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国际观音文化研究中心在本年度继续对观音图书整理出版、日文观音文献翻译、观音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完成了日文观音文献松本文三郎《“观音”语义及其在古代印度和中国的信仰》、佐藤泰舜《六朝时代的观音信仰》、小林市太郎《唐代大悲观音——以及关于日本千手观音信仰的起源》《关于镇州大悲寺之自觉的四十九尺大悲像与龙兴寺的七十三尺大悲像》等的翻译。同时,完成了《观音菩萨经典》《观音文化研究汇编》的撰文导读,这为对观音法门的修学和理解提供了难得的导引。

华东师范大学普陀山教研实践基地除积极落实本年度合作教学计划之外,还先后出版了《普陀学刊》(第十一辑)、《燕子山僧诗集》等丛书和图书,举办了“佛教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高端论坛,并向各兄弟院校图书馆及佛教领域研究学者寄赠了学院出版的学术书籍。以实际行动推进了观音文化、观音信仰、观音精神的传播,为使普陀山成为观音文化中心、观音信仰中心、观音朝拜中心贡献了力量。

五、弘法交流

学院立足学习外界新思想、传扬本院好经验,于本年度积极开展了各类弘法交流活动。比如,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应邀赴绍兴作题为《坚持佛教中国化》的专题讲座;学院多名法师赴杭州参加了浙江省民宗委主办的“浙江省宗教院校教师培训班”;华东师范大学普陀山教研实践基地现了法师赴南京大学社科文献评价研究中心商谈《普陀学刊》冲刺核心期刊事宜等。与此同时,学院还先后接待了上海市奉贤区人大、山东省人大、九华山风景名胜管委会、雪窦山风景名胜管委会、江苏省民宗委、江苏镇江市委统战部等数十批考察交流团。今年10月中旬,岱山县委统战部(民宗局)组织县佛教界代表人士40人前来我院进行为期四天的培训。此外,学院共有9名学僧分获“妙善奖学金”二、三等奖,并有14名学僧获颁闲师“佛经背诵奖”。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网站、微博等电子宣传窗口坚持新闻报道、制度公示、活动预告第一时间更新,并及时转载普陀山佛教协会官方网站的相关新闻或活动报道,始终与普陀山佛教协会保持理念一致、方向一致、要求一致。学院微信公众号全年共推送学院新闻、法师文献、佛学常识等稿件534篇。学院《普济》报始终严把新闻质量关、文字质量关、设计质量关,保持与学院形象相应,与教学时间同步,坚持学期内每月一期,为坚固道风、坚守正信、弘扬正能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后勤服务

学院总务处坚持以普陀山佛教协会和学院相关制度为标准,坚持“三统一”管理原则,认真学习相关宗教政策、规章制度及佛教礼仪,努力增强职工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在认真做好财务报销监督审计,严格仓储管理,重视物业公司保安、保洁规范运作,全力做好后勤日常服务与管理的同时,时刻把安全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将校园突发事件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消控安全、交通安全及生命财产安全视为后勤工作的最高目标。为此,学院总务处定期召开后勤职工会议,定期举行消防演练,定期组织卫生安全专业知识培训等。在工作中,学院总务处坚持实行班组长和部分职工的轮岗制度,做到了制度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全力保障学院的水、电、安保,以及法会活动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

对于消防方面,学院总务处于11月初组织了全校范围的年度消防演练;检修维修了老化线路和老旧设施设备;提醒厨房时刻注意水电、煤气的使用安全。对于饮食方面,学院总务处严格要求厨房职工持证上岗,严格把控蔬菜验收、餐具消毒、防蚊防蝇等环节工作。对于用电方面,学院总务处对七、八号宿舍楼改装了分体式空调和空气能热水机组;对电梯、空调作了专业保养;监督检查学僧宿舍用电情况,禁止室内电线私拉乱接及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对于环保方面,学院总务处水电组检查整改因地基下沉变形压断的地埋水管,并维修漏水点6处;因中水池堵塞严重,全院中水系统改造完成,学院污水排放对接市政污水管道完工;定期对学院化粪池和食堂隔油池抽污,及时疏通大食堂至十号楼之间的污水总管。对于基建方面,学院总务处修复了行愿楼楼顶被雷击毁的戗脊;完成了灌顶院檐口维修、行政院和国际会议中心屋顶防水改造工程;更换卫生间门八套、宿舍门四道、户外金属门两套。

以上种种事项的落实到位,从根本上杜绝了各类隐患,有力保障了校园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和消控安全,真正使学院的环境和氛围实现和谐、幽静、清雅。

七、阻击新冠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基于此,学院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就做出了以“零感染”为防疫攻坚战的抗疫目标,并做出了第一时间做好人员信息登记、第一时间发布通知、第一时间组建防疫工作小组、第一时间制定防疫措施、第一时间做好临时返校人员防疫等五个“第一时间”的工作布署。火速成立了由会闲法师任组长的学院防疫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小组落实具体工作,并建立微信工作群通报交流即时情况。迅速做好全院人员校内外信息排查登记,并上报舟山市民宗局、普陀山佛教协会备案备查,严肃要求在校人员不得离开校区(只出不进),校外人员严禁入校。正式闭校前返校的师生,依据学院应急性防控方案,上报人员基本信息及详细行程,并居寮隔离两周。同时,校内制定了隔离式就餐及送餐到寮、每日测量体温、宿舍楼及公共区域每日消毒、定期发放口罩和消毒液等方案及措施,使1月24日至6月2日闭校期间的防疫工作得到了充分保障。

闭校期间,学院第一时间向当时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法师和学僧发出了《致全院师生和教职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封信》,提出了“服从大局,严守纪律”、“增强防范,配合防控”、“理情对待,科学应对”的三点要求,并强调在外人员要发扬“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菩萨精神,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当下做起,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6月2日校园恢复开放后,学院严格执行进出校登记制度,在校门前设置了入校告知牌、一米标识线,对所有入校人员进行身份登记、测量体温和查验健康码,确认入校人员身体健康方可入内。同时,学院还在校内游览区域设置了若干应急点和处置点,确保开放的公共区域全线有监督,处处有保障。

复学以来,学院以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为指导,取消和暂停了所有非必要的各类中大型聚集活动,并对教室、食堂、僧寮,以及会议室、图书馆等公共区域明确了每日消毒的卫生要求,在斋堂、餐厅入口处长期放置口罩、消毒剂等防疫物品。同时,学院还进一步完善了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与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渠道始终保持畅通,形成了学院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监测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

如今,学院密切关注舟山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变化,严格按照舟山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执行,以当前“零感染”的防疫成果为起点,坚持思想不松懈,标准不降低,措施不动摇,力度不减弱,扎实工作,恪尽职守,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阶段的防控工作,使全院师生安心于学、放心于修,确保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里,学院上下将始终牢记国家和佛教所赋予的时代责任和义务,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紧密围绕“管理要有新境界、弘法要有新空间、道场要有新天地”三个长远目标,以助力建设“观音信仰、弘法、僧才培养、观音文化研究与传播”四个文化中心,致力推动“名山、名僧、名寺、名校、名园”五名建设为任务核心和工作重心,明确方向,找准抓手,坚定信念,纯正信仰,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来,投身到传承和弘扬正信佛教的事业中去,为提高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广度与深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就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建设普陀山,助力舟山群岛新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