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辑
2021-08-21
思辨纵横 文意悠长 ——评《普陀学刊》第九辑
《普陀学刊》第九辑,共分为四个部分收录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律学研究”部分收录论文两篇,分别是律学判释简论和以《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为中心对于菩萨戒的重与轻所进行的探讨。本辑学刊关注佛教律学研究,对于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具有特色的“律学判释”活动进行深入探讨,认为“律学判释”不仅是促进佛教戒律中国化的一种学术性力量,同时也是中国律学研究与传承的重要内容,对推动中国佛教律学和律宗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具有中国特色戒律持守观念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以《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为中心探讨菩萨戒的重与轻,认为瑜伽系菩萨重戒虽然仅有四条,但因其涉及根本烦恼,在菩萨戒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说,轻戒可由重戒衍生出来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这表现为菩萨戒的“轻重之辨”。
“佛教人物及其思想研究”部分登载论文一篇,内容是对被天台湛然(711—782)盛名所障蔽的两位同时同名北宗禅师的研究。论文旨在澄清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两位同名僧人的身份误解:一位是北宗禅的领袖湛然,另一位是天台宗的祖师湛然,前者常被误认为是后者。
“宗教比较研究”部分登载相关论文两篇,内容分别为宋濂生平与明初儒佛关系论考,文中首先梳理考证了宋濂的生平学问,认为其学问源自宋元以来极富盛名的浙东儒学婺州谱系,其次依据宋濂大量涉佛文字,揭示了宋濂儒佛融通,并充当了“护法”的角色;再次论述宋濂晚年注重斯文斯道的传承,强调儒佛一贯,禅教一致。另外一篇论文是基于修行方法的比较分析,对道教上清派之“存思”与佛教真言宗之“有相瑜伽”的研究。
“研究综述”部分收录论文两篇,内容是普陀山观音道场信仰研究综述(1982—2018),搜罗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国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其中大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最多,内容涉及普陀山历史与文化综论、普陀山佛教专题研究、普陀山文学研究等内容;另外一篇是2014—2017年玄奘研究综述,整理近四年以来中国学界为主兼具海外对玄奘的研究成果。
《普陀学刊》(第九辑),于2019年6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登载了佛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作为以佛学研究为主体的专业性学术刊物,《普陀学刊》立足于佛法的思想理念,以开放的视野,注重思想性、学术性,强调问题意识,关注前沿动态,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的展现佛教义理、佛教历史的研究成果。遵循现代学术规范,为国内外教界、学界以及其他宗教的对话与交流提供平台,是一份高质量、高水平的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