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社会哲学与佛教伦理学研究》

2021-08-26

不离本处 教化世间 ——评《佛教社会哲学与佛教伦理学研究》

佛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游化于印度的恒河两岸,阐扬觉悟之道。佛教自印度传播到了中国、韩国、日本、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亚洲国家,是东方宗教和哲学的代表之一。社会哲学是基于本体论建立起来的对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哲学思考;伦理学,又称为道德哲学,是侧重于社会与道德、人性与行为层面善恶判定的相关问题探讨。生长于东方的佛教与肇始于西方学科划分下所建构的社会哲学、伦理学的相遇,必将碰撞出夺目的智慧火花。

考察佛教视野中的社会哲学与伦理学的问题,进而探讨佛教相关理念的现代转型以及其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的精神价值,是当今佛教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佛陀为追求觉悟、追求解脱而出家修行,引发佛陀进行社会哲学和伦理学思考的原始动因是什么?佛陀又基于自证如何解答社会哲学与伦理学的问题?佛陀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言教,在当今社会是否具有普世价值?这都是值得关注与探讨的。

《佛教社会哲学与佛教伦理学研究》一书,以佛陀进行社会哲学和伦理学思考的背景、契机、初衷,以及原始佛教社会哲学与伦理学的构成、特点、宗旨、结果等问题为中心,探讨了原始佛教社会哲学与伦理学的源头与历史背景;原始佛教的社会哲学思想,以及原始佛教的伦理学;“戒学”为佛教伦理的核心教义;佛陀的生命之道等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基于原始文本,围绕义理逐层深入、渐次展开,深入发掘原始佛法自身的义理脉络和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发作用;使用汉语、巴利语、英语等佛典互相参校,加以分析;并运用跨宗教比较的方法,在对文本的解读中以儒、道哲学,西方的古希腊哲学、基督教,以及印度本土的婆罗门教、沙门思潮作为参照,凸现佛教社会学、佛教伦理学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价值;提倡解行相应的研究理念,力图展现以佛教教义为基础,符合客观的佛学研究。

《佛教社会哲学与佛教伦理学研究》于201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收录于《普陀山佛学丛书》之中。此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多语言文本的运用,超越了单一语言文献诠释与分析的局限性;揭示佛教社会学与佛教伦理学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及普世价值。这种立足于社会学、伦理学视野和研究方法之上的佛学研究,对于现实社会具有极大推进作用,为佛教义学研究扩展了视域。

心举法师,河南平顶山人。2005年考入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人文学院巴利语与佛学系,先后获得学士、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2012年入职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讲授巴利语、英语等课程,担任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早期佛教方向研究生导师、华师大教研实践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上座部佛教、佛教社会学、佛教伦理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