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普门品》常念观世音
2021-12-29
《普门品》是《妙法莲花经》其中的一品,主要介绍观音菩萨示现三十三化身,利益有情的演说法相。在经文的最开端,有一个问题就是,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得名观世音呢?再由此问题发展下来产生他名号的意义是什么?特色与作用又是什么呢?在这里顺着此问题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观世音。
一、观世音得名的缘由
中国民间影响力最大,流传最广的一位菩萨是观世音菩萨,只要众生有难,专心称念他的名号,菩萨即刻随着此音声前往救度。如《普门品》云:“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所以称之为观世音菩萨。
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他的立名:
1、从因地来讲是说明自利,在这其段修行,积累福德资粮,渐修渐悟证得耳根圆通后来解释为“观世音”。在《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解释听到音声时,我们的耳根它就会攀缘,分别此音声是什么缘故生起,最初起缘这个声尘,然后因这个声尘而起分别心,分别心一生起就有可爱、不可爱、取与舍,就在生死中轮回。
2、从利他的方面来讲,果地上利他,以寻音声救度众生的角度来解释为“观世音”。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所讲菩萨修行成就之后,他就可以普遍的观察众生种种的苦难,在这些苦难求救的音声当中,而寻声救苦,所以名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如《悲华经》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诸安乐故,今当自汝为观世音”。又如《楞严经》是依观世音菩萨自修自度而言。《悲华经》是依观世音菩萨度他而说。总的来说他是从宿世的愿力,因地的修行和果地的利他而得名。
二、“观世音”之意
“观世音”这几个字的含义如下:
“观”,是一种能观的智慧。“世音”,的意思是指众声痛苦的音声,是所观的境界(对象)。用能观之智,观察这个所观的对境,就好比这个世间的森罗万象之境,以及所有的音声,无论好坏,观世音菩萨都能观之,并随其音声满众生愿。“世”,通三世,菩萨观察三世的因缘,来救度众生和教育众生。
在《观音玄义》中对“观世音”,之名解释为:“能观的智慧,是因为他,彻底明白了心体的自性,再观察对镜之后,便有了修证的方法,所以称之为“观”。“世音”者是所观的境,森罗万象变化不定,发出的音声也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求得离苦,故名观世音。”
三、观音的特色与作用
观音的特色是慈悲,义理是无私的奉献。称念观世音菩萨的作用总归纳为以下几点:
1、增长信心
在《普门品》中讲了观音菩萨名号的缘由与意义,他的大悲愿、威神力与救度众生的方法,从此经中思维,得到的结论是,能令我们发起对菩萨坚定不移的信心。在修行路途上,信是第一要务。
2、增长智慧
常常读诵《普门品》能让我们明白真理,明白修行的道理,明白观世音菩萨的含义,明白他为什么能寻声救苦等等的道理,最终让我们明理而修行。
3、明了修行方法
在《普门品》中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只要一心称念观音菩萨圣号,就可解脱种种烦恼。其次参照观音菩萨的修行史,从发菩提心,闻、思、修开始修正自身缺陷,最后达到究竟。如《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自说:“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总结
在《普门品》中讲观世音菩萨随着众生的根机施行救济,其证得得威力可以普遍解救众生。以大悲,行于轮回,同时也教导众生修习大悲。在这种大悲行持中自利利他,积累功德。把众生从苦海的漩涡中救出,这种正能量,可以带着我们把帮助那些困难的人都想象成观音,因为他是慈悲的代表。论观音菩萨这种利益有情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修持的。
责编 | 演修
文章 | 慈生
图片 | 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