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苦谛论佛教的积极性

2021-12-30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认为佛教是消极避世的。佛经中常说人生是苦、无常,劝人要精进修行。但通常人们对他的理解多半都是带有偏差的。他们不明白佛陀的真实意趣,所以产生了错误的观念。既然人生无常,是苦的,那活着也没有意义,从而悲观的看待人世界,这是普遍对佛教思想的误解。然而,只有我们深入了解佛教的基本理论内容,就会发现其中蕴藏着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佛陀最初成道,在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宣说四谛。侨陈如五比丘听后,当下证阿罗汉果。四谛中,苦谛为第一。苦谛是四谛的核心,也是我们修行的起点。“苦”是佛教对众生身心真实状态所作的一种形象而逼真的描述。“谛”是真实不虚之义。这也说明佛陀讲的的有漏皆苦或轮回是苦的观点是完全符合事实的。唯有这样的认识,才能彻底打破众生的颠倒乐执。

对于苦的分类,佛教中苦有二苦、三苦、四苦、八苦、乃至无量无数的苦等。其中最熟悉的莫过于八苦。《增一阿含经·四谛品》中说:“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八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人的身体变化带来的生理及心理的痛苦,即生、老、病、死带来的苦;第二类是人们的主观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痛苦、即忧悲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所带来的痛苦,这两类合起来就称为五取蕴苦,也就是说人因为“取”而使得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痛苦。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八苦,还有三苦。即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苦受的苦,人的色身,是众苦根本,所有种种苦恼环境要逼迫此身,由这个身体去受苦。坏苦是我们现前所受一切环境、无论是苦、是乐、都是生灭无常,虚伪不实的。纵然有些环境所谓是乐,可是乐不长久,乐尽生悲生。行苦即第七识行阴迁流,刹那刹那,念念生灭,时刻不停。凡此种种,无不是苦。由此可知,苦是与生俱来的,从我们的身体、精神直至整个生命,都是苦的一种呈现。佛教对我们在世间中所能感受到的物质快乐,并不持一种否认的态度。佛教认为世间一切都处于无常变化之中,所以尽管会有快乐存在,但快乐只是短暂的,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的只有被无常逼迫而产生的痛苦。

佛陀之所以宣讲苦谛,其实是告诉告诉众生生命的本质即是苦。对苦有了深刻的认识后,继而让人们重新反思自己的生命,意识到修行以及解脱的重要性。佛教是教人们如何让生命回到正轨,做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从而离苦得乐,得到解脱。所以苦谛实际上是为生命的修行提供了动力。常思维苦谛,能让人在修行过程中精进不放逸,正因为生命皆苦,为得解脱必须更加用功。正如佛经中说:“若不常思苦谛世间过,不会生起真实求脱心”。相反,如果不为众生宣说苦谛,他们就无法了知自己的真实处境;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处境,就不会生起厌离娑婆之心,继而也不会有寻求解脱的意愿。

另外,知道生命皆苦,无常逼迫乃恒常之事,实际上导致了佛教对自己精神力量的相信,佛教坚信通过自己的修行能达到的涅槃状态,通过自己对生命的正向操作能得到解脱。人生充满苦难,都是由追求私人欲望的满足所引起的,那股追求是可以加以调节的,调节的方法就是走上八正道。所以,佛教不仅告诉生命的本质,也提供了让生命在更高层次变得更好的途径。正是这种直面真相以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才让佛教更加吸引人,获得坚持不懈修行的动力。

由此可见,佛教是积极理性的宗教。佛教说的苦,不是悲观消极,而是阐述了客观实际的状态,只有认清楚苦才会灭除苦,因此,佛教反而是最实际的积极。它直面生命的无常、苦,让我们重新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从而鞭策了我们要精进修行,依此获得解脱。


责编 | 演修       

文章 | 根意

图片 | 大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