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观音菩萨三个时期的名称演变
2021-12-30
观音名称的汉文译语的演变同中国译经史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而众所周知,中国译经史上有古译、旧译和新译的不同。一般来说,我们将罗什大师以前的翻译称为古译,将罗什大师到玄奘大师之间的翻译称为旧译,玄奘大师以后的就称为新译。当然,新译产生以后就将过去的译经通通称之为旧译了。
首先,在古译中最重要的译经家是西晋竺法护,他将观音菩萨的名称翻译为“光世音”,这反映在他所译的许多经典里面,最著名的是《正法华经》中的《光世音菩萨普门品》。经中说:“于是,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露右臂,长跪叉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所以名之光世音乎?义何所趣耶?佛告无尽意曰:此族姓子,若有众生遭亿百千困厄患难,苦毒无量,适闻光世音菩萨名者,辄得解脱,无有众恼,故名光世音……若为恶人县官所录,缚束其身,杻械在体,若枷锁之,闭在牢狱,拷治苦毒,一心自归,称光世音名号,疾得解脱,开狱门出,无能拘制,故名光世音。佛言:如是族姓子,光世音境界,威神功德难可限量,光光若斯,故号光世音。”由于该经中专门讲述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特质正好迎合了当时中国人寻求救护的心理需要,所以观音信仰当时便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了。“光世音”这个译名在当时就成为了古译时期最流行的一个观音名称。在早期有关于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历史文献里面,观音菩萨都是以“光世音”这个名称出现的。如南朝宋代傅亮的《光世音应验记》等,从书名其实就能看出“光世音”这个译名在当时的一个流行程度。
其次在旧译时期最流行的一个观音译名,也就是“观世音”。如《普门品》中说:“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虽然观世音这个译名并非是开始于罗什大师之手,早在曹魏和西晋时代就已经有开始使用了。但是主要还是因为这一时期这位最重要的译经家罗什大师,在其所翻译的经典中均用了观世音这个名称。他在长安重译的《法华经》流畅优美,这比起之前竺法护大师翻译的《正法华经》更受人们欢迎。特别是罗什大师译出的《妙法莲华经》的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很快单独流行,被称之为《观世音经》而受到极为普遍的重视。所以在这之后,《法华经》中所使用的“观世音”名称很快就取代了“光世音”这个名称,开始在全国流行,成为最流行、最权威的名称。
最后是新译时期的观音名称,也就是由玄奘法师所翻译的“观自在”。玄奘法师从印度回国后,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译经,在译经过程中非常严谨认真,他不但翻译了大量的全新的印度佛教经典,也重新翻译了许多历史上已经翻译过的经典,修改了许多重要的名词译法。在于观音菩萨的名称上,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卷三中说:“阿缚卢积低湿伐罗”汉语意为“观自在”。“低”为“多伊”二字的连声,分开来念,则“阿缚卢枳多”译曰“观”,“伊湿伐罗”译为“自在”。故玄奘法师认为应该把“观世音”菩萨翻译为“观自在”菩萨更为准确。
在中国的佛教史上,观世音菩萨与儒道文化相融合,深入民心,普救苦难。因为每部经典的重心义理不同,文献版本不同,应现化机不同,从而导致了观音菩萨的名号众多,且都含义深广。但无论是哪个时期哪部经典著作对观音菩萨名称的翻译,都无一不体现着菩萨慈悲救济众生的本愿。不同的名号虽各有侧重,却是以不同的角度充分地体现了观音菩萨相同的慈悲精神。正如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观世音菩萨说:“我住此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众生之前。”观世音菩萨具大慈悲救济之光,尽管众生千差万别,观世音菩萨都有方法度化,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责编 | 演修
文章 | 上宽
图片 | 大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