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风起铃动故人归

2022-07-07

“朝云散轻丝,碧落现扶光,手捧不夜候,静等花信风。”有人说世界上最美丽的相逢,莫过于风和铃的相遇,风不止铃不息。而我觉得在缘起的波澜中,最美的相遇都如,刹那相逢的浪花。

远处浮现出一挂挂由丝线悬系若⼲⾦属或玻璃⽚、环、等组合而成,常常被⼈们挂在窗檐下、门廊中或居室其他通风处,以聆听风片相击的叮叮声,来演绎属于它的一生,这是它独有的姿态。在传统古建筑的屋檐下,透过扶光总能看到它宠辱不惊的身影,是风用了心,那一抹随性的摇曳,让人与之不自觉的细品再品,清脆的声响是它和大自然的合奏。给古建雄浑厚重的⽓度上平添了些许灵动轻巧。

古代建筑屋脊鳞次栉比,重檐歇山,除了可以在碧瓦朱檐上看到精致庄严的仙人神兽等修饰物外,檐下的风景也成为天空与屋檐线条之间构造出的意境美,并被赋予了深厚的传统寓意。

风铃在古代有好几个称呼,如“风铎”、“宝铎”、“檐铃”等。主要⽤于占⼘,古⼈也会⽤它来判断风向,也常悬挂于大殿、佛塔等建筑物檐角下方。无人敲击,有风则自鸣,故名“风铃”,亦称惊鸟铃、护花铃。或许是房檐下容易被燕子等鸟类筑巢的原因,为了驱逐它们,古人想了个好办法,在檐下悬挂了风铃。当风吹过时风铃叮当作响,鸟类被惊吓,不仅避免了房檐下被筑巢,也可以保护廊内的花花草草。

当说起风铃,就会让人忆想起钟铃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有关于钟铃文化的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钟铃最早是以陶制品面貌出现的,称之为陶钟。原始部族的宗教法器是陶钟,也是在当时古代先民娱乐和传达信息的工具。距今 6000-5000 年就有细泥红陶制做成的光素无纹的钟铃。高约 9 厘米,直径约 5 厘米。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钟铃文化也进入了它的首个高峰,在先秦李越制度的推动下,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衍生出庞大的钟铃体系,为之后的钟铃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年间,钟铃文化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高峰。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受到了皇室的极高重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印度僧人在修行时,为了规范行为,在寺院管理制度中使用了敲击“犍椎”的方法召集僧众。在中国佛教寺院里,“犍椎”的功能被钟铃取代了,钟铃文化由此进入佛教文化里。

古印度早有在“浮图塔”上悬挂风铃的习惯,中国早期的风铃制式也受到该习惯的影响。其形制异于中国传统的舌铃,融入了印度风铃的元素,这与佛教传入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的风铃出现于北魏时期,一开始用于装点佛塔。在北魏杨衒之所《洛阳伽蓝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厚胡氏所立也。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周匝皆垂金铎。复有铁索四道,引刹向浮图四角,锁上亦有金铎。铎大小如一石瓮子。浮图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合上下有一百二十铎。至于高峰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音,闻及十里。”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北魏时期佛塔的铃制式。

自北魏以降,不仅在塔上悬铃,而且寺庙殿、阁、塔等檐角也都悬挂风铃,一直沿用至今。最早,为了使建筑上精美的团和壁画不被鸟雀筑巢破坏,故悬铃而驱之。佛家思想融入中国后,这与大自然碰撞的声音有了更深刻的内涵。风铎便有三种含义:惊觉、欢喜、说法。曾有一首佛偈:“浑身似口挂虚空, 不论东西南北风。一律为他说般若, 叮叮咚咚叮叮咚。”这里的“叮叮咚咚”暗指的是苦、空、无常、无我之佛理,风铃在此成为了一个警醒世人修行的媒介与指向,是谓“惊觉”。而风铃之声在喧嚣世间赠予人宁静、祥和。让人不忘法喜,是谓“欢喜”。风铃更是被比作佛音,佛幻化作“风铃相”,为世人讲述真理,是谓“说法”。

风铃在民间的流行,据传是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隆范开启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岐王宫中竹林,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碎玉片子相触声,即知有风,号为'占风铎'”。

唐时期人们将碎玉石悬在一起,当风吹玉振,便会发出悦耳的叮叮声。随着叮当的声响,一组组好听的旋律被岐王所得,岐王精通音律,随之创作了多首描绘风铃的诗词歌赋,并慢慢流行开来。由此,悬玉听音成了宫廷必不可少的消遣,并很快传入民间。达官显贵仍用玉片来做风铃,平民百姓则以竹片替之,后来许是因为竹片音色不脆,又改用铁片,并流行开来,形成了中国风铃最主要的样式。及至清代,风铃的用材已很广泛,清人西厓在《谈征》中说,那时民间的风铃“或以玻璃片或细磁片取其声耳”,也可见其受欢迎程度。而且风铃素朴清雅之音,本身也符合人们崇尚淡泊素雅的审美心理,用来修身养性再合适不过。那时,很多诗词中都出现了关于风铃的描述,可见它在文人墨客中也极为风行。

“檐铃奏曲响珊珊,尽日重门不启关。多插瓶花供宴坐,为渠消受一春闲。”高翥的一首《春日杂兴》,仿佛让人回忆起屋檐下的一挂檐铃,清风吹过、雀鸟飞过引得铃声叮咚,奏响一曲春日的兴味,在碧落阳光下熠熠生辉。春去夏来,晨昏月夜,看流光轻转,听檐铃鸣澈,任风叩轩窗,细雨的缝隙。只要你仔细聆听,依旧可以体会到如珠落玉盘的、风掠檐铃的声音。

寺庙建筑四角悬挂着的风铃早已超越了“装饰”的作用,它们承载中国哲学文化的意涵,以及人们的美好向往。皎洁的夜光,清脆的铃声拨动清风,越过层层山岗,掠过修道人的耳鬓,划处悠远佛音。是青灯古佛的相系相伴,是风与铃给予纷扰尘世的抚慰,是灯火里婀娜多姿的中国,人们心中追求的一分自在,宁静与朴实。“挂月随映落满屋,天涯相隔系铜铃。”我想它在等,待故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