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将逆境作“消业想”
2024-12-21
人生如旅,行于岁月阡陌,时而沐浴阳光,时而承受风雨,于得失中辗转徘徊,不断地在顺境与逆境中寻找平衡。我们对“顺逆”的感知往往源于内心的喜好与厌恶,倾向于喜欢那些顺应自己心意的环境,那些与我们有共鸣、情感联系和共同语言的人;而对于那些违背自己意愿的环境,那些意见不合、思想迥异的人,则会心生厌恶。
师兄跟我聊起她年轻的时候,同行中一位年长的师父被任命为领队,由于她多年未曾远行,对外界的一切显得陌生而笨拙。周围这些年轻气盛、反应敏捷的弟子们,与她的迟钝形成了鲜明对比,经常对她的决策感到难以理解,心生不满,挑剔她的不足。在最初的磨合期,双方因为各种事务争执不休,矛盾主要集中在这位领队师父的管理和决策能力上。年轻躁动的弟子们始终不愿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也不愿意去理解她的感受,只是喋喋不休地提出意见,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即便这群年轻人也意识到自己有时过于咄咄逼人,但在面对问题时,仍然难以放下争辩的冲动,习惯性地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要求他人。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位领队师父逐渐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将眼下的逆境视为消除自身业障的修行对境。不久后,她便恢复了原有的睿智,处理事务的经验也逐渐显现,面对重大事件时能够稳定团队情绪,并在学修上给予指导。经过彼此间加深了解后,双方对那个阶段性烦恼爆发的时期所造作的一切而心生惭愧,互相忏悔。
这位师父的转心经历,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在调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并非是外境的不如意,而是自己内心的拧巴。这种执着源自于认知的局限性,我们无法欣然接受与自己想法不同的观点,无法接受与自己内心设想不符的现实。我们总是在给这个世界贴上自我认知的标签,认为“应该是这样”,那些价值观不过是我们内心投射的产物,并非客观世界的真实模样。世界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身在其中,也是这个规律的一部分。快乐并不取决于外境的顺逆,而是取决于我们能否理解并顺应这一自然规律。如《坛经》中说的“不思善,不思恶”,如镜子一般如实地映照外物,接纳一切的存在,超越对善恶的执着和分别。
那如何从对外境的分别回到自身呢?也可从业果的角度来看待。佛教认为“业果”是世界的规律,个人的行为或思想活动称为“业”,“果”则是这些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业果强调了一种因果关系,认为个人的行为会形成一种力量,即“业力”,这种力量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引发相应的果报。曾经造作的恶业,会感得恶果,形成妨碍修行正道的障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业障”。当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误解或困境时,不要沉浸在是非对错的苦闷中。将逆境视为消除业障的机会,从而调整心态,积极应对,会有不一样的心境。如人们所喜好的“万事顺遂”,只有心先调顺了,万事才能真正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