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妙香法雨润心田
2025-03-22
——之江同心·正信正行香莲讲堂听法感悟
一、讲座缘起与主题概述
2025年3月8日至9日,适逢国际女神节,普陀山会闲法师于香莲讲堂开演佛法,以“妙香法雨——佛门善女人的修行境界与生命觉行”为题,为四众弟子深入剖析女性修行者的解脱之道。两日课程中,法师以八位佛教杰出女性为脉络,从胜鬘夫人的一乘愿力,到贫女难陀的一灯成佛,层层递进,既展现了佛门善女人的修行智慧,亦为当代学人点亮信心之灯。
作为学僧,有幸参与此次法会,深感因缘殊胜。讲座首日恰逢3月8日,法师开场送出祝福后开始宣讲妙法:“今日正值女神节,然世间所谓美貌、才华、权势,终是无常幻影;佛门之‘女神’,乃以菩提心为根、以六度为行,方为究竟庄严。我们接下来就分享一下佛门中的善女人应该有的样子,作为我们日常修行中的榜样。”寥寥数语,直指修行核心。法师声音温和有力,言语间毫无说教之气,反似长者慈悲垂教,将深奥法义娓娓道来。法师以实际公案为例,将经典中的女性形象与当下生活相融,令人如饮醇醪,渐入法味。
此次讲座聚焦八位善女人:胜鬘夫人、妙慧童女、莲华色女、大德鹿母、韦提希夫人、玉耶女、末利夫人、贫女难陀。法师并未机械罗列经典,而是以因果不虚、发愿为要、六度圆融为主线,将八位女性的修行故事串联成完整法流。尤为触动的是,法师在讲述中真诚的以自身经历为例,慈悲地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令在场者皆生共鸣。
两日课程中,法师多次强调女众修行之殊胜。然此“殊胜”,非谓性别优越,而是指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恰与佛法中观照细微烦恼、长时精进的要求相应。正如论及末利夫人从婢女至王后的转变,法师开示:“末利以戒香庄严身心,故能感得福报。戒者,非束缚,实为解脱之铠。女众心思缜密,持戒若能如护眼目,则戒体自然清净。”此语不仅点破持戒真义,更赋予女性修行者深切的肯定与期许。
讲座尾声,法师特为女众弟子开示:世间常言女子柔弱,然佛门中,大爱道比丘尼率众披荆斩棘,胜鬘夫人以一乘愿力摄受十方,岂非柔弱中的刚强?此刚强非对抗之力,而是慈悲的韧性、智慧的包容。
作为比丘尼,闻法至此,惭愧与感恩交织。惭愧于自身修行浮泛;感恩于法师以八位善女人为镜,照见修行本无男女相、高低别,只在“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两日课程结尾,法师带领大众反观自心,感受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摄受,讲座圆满结束。
二、八位善女人的修行境界与生命觉行
两日讲座中,法师依经据典,以平实恳切之语,将八位佛门女性的修行故事娓娓道来。每一则公案皆标明出处,字字有据可考,句句不离佛陀本怀。法师不以玄谈,唯以经典为本,以慈悲为怀,令听者如入宝山,得见修行真谛。
(一)持戒为本:从束缚到解脱的庄严
末利夫人与莲华色女的修行历程,恰是持戒精神的生动诠释。末利夫人原为茉莉园婢女,因供佛一饭的因缘成为王后,却未沉溺荣华。《四分律》记载,末利夫人持守五戒,即便面对波斯匿王的威逼,仍坚持斋戒日素衣简行。法师开示:“末利夫人以戒香庄严身心,故能感得福慧圆满。”
莲华色女的故事更显持戒之力,她前半生深陷欲海,出家后却以勇猛忏悔洗净业障。法师引《四分律》细节:“她每日跪扫精舍三千拜,膝盖结痂如石,终证阿罗汉果。”末学闻之凛然:戒律非枷锁,而是斩断习气的利剑。持戒之要,不在形式严苛,而在以清净心护持身口意,如护眼目。
(二)布施即舍执:贫富皆可修的平等法
大德鹿母与贫女难陀的故事,道破布施真义。大德鹿母(毘舍佉女)在《四分律》中发八愿供养僧团,从雨衣到浴衣,皆以僧众实际需求为本。法师点破:“毘舍佉女的八愿布施都是从僧团的实际需求出发,如见比丘淋雨时,女众见之不便,故施雨衣;见比丘尼与俗众共浴遭讥讽,故施浴衣。此非施物,实为在行不忍众生苦的大愿悲心。”
贫女难陀的“一灯成佛”更撼人心魄。《阿阇世王授决经》载,她乞得一枚铜钱购油供灯,发愿“生生世世能做佛事”。法师开示:“贫女所发愿生生世世能做佛事,能够生生世世的去做觉悟的事情,能够为佛供养佛陀、供养三宝的事情。正因她倾尽所有,心无杂念,所以贫女所供之灯可以长明。布施之要,不在财物多寡,而在破除对我所有的执着。”
(三)发愿为导:童女与王妃的菩提心
妙慧童女与胜鬘夫人,以愿力示现菩萨行的深广。《大宝积经》中记载八岁童女以十问直叩佛心,佛陀以四十法门回应。法师剖析:“童女所问‘云何得富贵’,实问‘如何以富贵行道’;问‘云何得眷属不坏’,实问‘如何度化家人’。十问皆不离菩提心,四十答总归利他行。所以,日常中我们不可以轻视任何人,无论年纪还是性别,年少者也可发大愿,亦可能是乘愿再来的大德。”
胜鬘夫人的“十大誓愿”更显菩萨襟怀。《胜鬘经》记载,她以王妃身份建寺、赈灾、讲经,临终偈云:此身虽灭,愿力常在。法师语重心长:“有人发愿成佛,却不肯为众生布施一碗饭。胜鬘夫人之愿,尽在‘摄受正法’四字——正法不在藏经楼,在待人接物的慈悲里。”
(四)菩提心为根:逆境中的觉醒之光
韦提希夫人与玉耶女的故事,揭示菩提心在日常中的践行。《观无量寿经》中,韦提希身陷幽闭,却以正念请佛示现,佛陀现身为其说法,极乐净土显现在前。
玉耶女的觉醒更显佛法化导之妙。《玉耶女经》载,她因美貌骄横,佛陀以“九种譬喻”示其色身无常。玉耶女最终五体投地忏悔,正因悟得‘无我相’的深义。
法师开示:“菩提心者,成佛正因。”八位善女人中,胜鬘发十大愿利益众生,贫女以成佛愿广度有情,皆因菩提心而成就。若无此心,纵行善法,亦属人天福报。
两日闻法,如饮甘露。会闲法师开示八位善女人之修行,不仅为女众点燃信心,更为一切行者指明觉醒之路。她们以不同身份、不同因缘,共同诠释了心净则佛土净,愿广则法门广的深义。作为僧众,我辈当以谦卑心承事三宝,以精进心践行六度,以广大心普利众生。
祈愿三宝加持,令大众速断无明,早证菩提;愿法界有情,同沾妙香法雨,共入毗卢性海。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