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光:《普陀山佛教史》读后感

2024-10-29

02-第一场04-王建光1-2.jpg

王建光在《普陀山佛教史》出版暨学术座谈会上发言

《普陀山佛教史》.jpg

《普陀山佛教史》

佛教在两晋之时即已传入浙东,后及普陀山地区,并对本地的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普陀山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的区域化、海岛化存在形式的主要代表。经过长期的文化建构,以普陀山为代表的南海观音形象及其文化,不仅影响到海峡两岸的社会大众,也曾因华人的活动而远播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近代以来,普陀山的文化和民俗影响甚至远及欧美等其他国家和地区。

但是,对于这样一处具有跨文化、跨区域影响的普陀山佛教,长期以来却缺少系统的、全面的、集中的历史梳理及其学术回顾。读者如果想对普陀山佛教有着完整的、深入的和专门的了解,只能求索于一些宏观的佛教通史或人物史、宗派史甚至其他非专业领域(如地理、旅游)等著作,这不仅造成了读者的不便,也使其对普陀山佛教的历史脉络、思想观点、人物事迹的了解变得零碎、片面,普陀山佛教的学术形象也不易得到完整地确立。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区域佛教研究领域的一件憾事,尤其对于如普陀山这样重要的区域佛教主体而言,更是如此。

值得高兴的是,由释会闲和景天星两位专家的新作《普陀山佛教史》(以下简称为“本书”)已经出版,拜读之余,颇有收获和启发。

一、作为中国区域佛教史研究的最新力作,《普陀山佛教史》填补了普陀山佛教通史研究领域存在的空白,将会成为一本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中国区域佛教史研究专著。本书对于进一步提升普陀山佛教的学术影响力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书研究内容上下跨度近两千年,集中研究了本地的区域佛教发展及其文化传播的社会影响和意义。本书的突出特色在于,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对普陀山地区的佛教发展,按其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有条不紊的思想史陈述,对不同朝代或时期的普陀山佛教人物、思想和活动影响等都作了较为完整的梳理和评述,对一些在历史上模糊不精的地方进行了观点澄清和史料挖掘,“全面展现了普陀山佛教一千多年的历史画卷”。

普陀山佛教是中国海洋佛教的重要代表,包涵着佛教中国化的区域化形态和地方性品质,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着丰厚的时代形态。在本书第一章中,作者对普陀山佛教传入的具体时间与扎根情况作了详实的考证,厘清了普陀山佛教开山起源的诸种观点。本书其后的诸章,分别对宋元明清时代本地的佛教、人物和活动进行了严谨的论述,从而使普陀山佛教史的历史脉络变得更加条理化和清晰化。近代以来,随着海洋交通的改善,普陀山佛教与大陆佛教的联系更为密切,中国近现代许多著名的佛教人物,都与本地佛教有着复杂的学术和师承关系。《普陀山佛教史》的第六章对此所作的陈述,从而使一种历史学的研究更具有时代的特色,也使普陀山佛教的历史传承、学术创新力和影响力得到具体呈现。

二、本书具有非常明显的学术创新性,在对史料的深度使用和观点提炼方面有着诸多创新性的表现和学术见解,其结论将会进一步拓展传统普陀山佛教及其普陀山文化研究的领域,能够促进新的研究方向的形成。

本书作者能够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以客观的历史方法对所研究的对象加以考察与陈述,并从中展示出一些鲜明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

一者,本书的研究视野广阔,历史叙述准确。普陀山佛教具有悠久复杂的历史,在不同时期也曾经出现过多次的兴衰。本书作者用简练的文字,对此历史事实及其佛教文化的传承过程,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作了清晰而完整的陈述。“力求将普陀山佛教演变放在中国佛教历史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以梳理出相关历史朝代的普陀山佛教演变轨迹及其特点。”[ 释会闲 景天星:《普陀山佛教史•后记》,中华书局,2024,第458页。下引本书,均采用随文夹注页码的形式。]尤其是对早期普陀山佛教的传入与发展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创新意义。

二者,本书的研究方法科学,材料使用得当。本书能够将普陀山佛教的形成纳入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能够自觉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普陀山佛教的传入、发展、演变和区域文化形象的形成等历史和学术问题,进行了科学的研究。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和得当的使用,建构了普陀山佛教的真实历史与原貌,对其中的学术价值、文化意义和民俗生活作了充实的展示。

三者,本书使用的方法科学有效。尤其是从神圣空间的视角对普陀山佛教的形成、普陀山佛教的信仰化和民间化过程与特色进行的论述,不仅分析了本地佛教的社会意义,更是从一个个具体的文化史个案,充分揭示了佛教中国化的路径与方向。此正如本书所言的:“普陀山是随着观音信仰的发展而崛起的观音道场,既是中国的佛教圣地,又是著名的神圣空间。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普陀山的信仰,吸引众多信士游客前往朝山。”(第173—174页)显而易见,正是这种通过神圣空间的建构,丰富了本地佛教的文化内涵。本书指出,正是通过历代知识阶层对这种文化内涵的认同与建设,又进一步拓展了其神圣空间的内涵和影响,并使之融入于中国社会民俗和大众心理之中。此在本书第三章、第四章中得到相对集中地论述和展示。

四者,本书的研究范式具体,思想阐释完整。本书作者既重视对传统中国学术精神和方法的继承与使用,又借鉴了现代学术范式,从而塑造了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的当代范式,具有明显的方法创新。作者重视普陀山地区社会生活对本地佛教发展产生的影响,以神圣空间的范式,对普陀山佛教的形象确立及其朝山信仰的形成,作了深入的考察,有着明显的学术创新意义。尤其是作者将普陀山佛教从其神圣化与世俗化两个方面加以展开,更体现了本书的学术性和深刻性。

五者,本书的一些研究问题的提炼具有创新性。如说“普陀山的神圣化,最初是从自然景观开始的。”(第256页)“被神圣化的自然景观和具神圣性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使得普陀山成为一座具有神圣性的圣山或圣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空间”等(第261页),这一切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六者,本书的立论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本书能够将普陀山佛教的形成和发展,纳入于海洋交通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既指出了普陀山佛教发展的内在的原因,也考察了其得到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而使本书的立论和观点能够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使本书对普陀山佛教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所作的研究更为扎实。

七者,对藏传佛教元素的研究,使本地佛教形象更为完整。在本书第三章对元代普陀山佛教的历史研究中,通过对普陀山地区的藏传佛教文化和历史遗存的考察,从一些常见史料中发掘出新的观点,指出了汉藏文化的融合在普陀山地区的具体表现。虽然此处篇幅不大,但却也使普陀山佛教的形象更为立体、饱满和完整。更进一步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多样性、融合性和创新性特质在本地区的存在形态。而这一切都是传统普陀山佛教研究中相对薄弱之处。可以相信,以之为基础,将来本领域的研究成果会不断出现。

三、《普陀山佛教史》不仅其学术意义明显,而且也具有突出的社会文化价值。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挖掘普陀山地区的佛教历史资源,提升其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对于服务本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从内容上说,普陀山佛教既有宗派内涵,更有区域特色。普陀山佛教既是中国佛教信仰民间化、生活化的重要代表,也具有精英佛教的特点,历来受到朝廷、士绅的支持。《普陀山佛教史》一书对此内容作了较大篇幅的阐释。这也成为本书的重要亮点之一。

本书有很多观点是很有价值的。如说:“民俗佛教是佛教真正走入民间的一种表现,这说明佛教真正深入了社会基层,而进一步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第82页)此说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普陀山佛教的发展和形态,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

众所周知,普陀山以其深厚悠久的观音信仰及其培育的民俗文化,不仅在中国大陆,乃至东南亚及海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华人信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中华民族大众心理和社会民俗的内在精神与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社会大众心理之中,普陀山与观音菩萨的信仰、与大慈大悲的品质是不可分割的,甚至成了观音菩萨的地理文化符号。显然,深入开展本地区佛教通史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其文化内涵,有助于提高世界范围内的相关群体对中华文化的心理认同、提升本地区的当代社会文化品牌和竞争力。

因此,作为一部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普陀山佛教史研究专著,本书对于提升当地的区域学术内涵、创新区域文化时代形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推动中国其他区域佛教和传统文化名山的学术思想史建构及研究,以及打造区域文化品牌等,也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普陀山佛教史》是教界和学界两支队伍合作创新、提升中国佛教文化思想内涵和学术影响力的最新成果,有着一定的榜样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佛教的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其中既有教内法师们的著作,也有社会知识分子的学术研究。而且,由于不同作者其身份的差异,也造成众多的研究成果有着一定的方法、观点和研究结论的差异性。因此,虽然两支队伍的身份、视角各有不同,但因其能够精诚合作,相得益彰,所以推动了中国佛教思想和文化研究的不断发展。

作为本书的创新形式之一的即是本书作者横跨僧界和学界。两位作者,一位是经过严格规范学术训练、有着丰富学术成果、长期在普陀山地区修学的教内法师,一位是高等院校的、具有扎实研究基础的青年教授。这不仅充分发挥了教界和学界的各自长处,也能够做到研究的互相启发、互补互成,从而促进了学术观点在多元多样基础之上的统一。这可能也是本书取得重要学术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这种僧界和学界的合作,也使本书的研究方法更为可靠、文献更为丰富、立论更为扎实,因而能够获得教内外读者的认同。

五、鉴于不同的群体对学术著作的风格和装帧设计有着不同的需要,如果将来本书再版时,建议能够创造条件出版插图版的《普陀山佛教史》。

插图版《普陀山佛教史》,可在重要的内容处配以普陀山佛教相关的插图,不仅能够进一步深化本书的思想内涵,使本书做到图文并茂、生动具体,同时也能将严肃的佛教历史和学术研究变得更加赏心悦目,以进一步拓展本书的读者群体,产生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影响。

将来本书再版时,如果能补入普陀山佛教大事年表,可能会让读者更为方便地理解普陀山佛教的发展史。

整体而言,本书立场客观、表达清晰、文献扎实、体例科学,既是一部对中国佛教区域史研究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著作,同时对于促进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化传播,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相信,随着作为普陀山地区的第一部区域佛教通史的出版,本书不仅能够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系统地了解普陀山佛教的历史发展,也能够为本领域的学术研究等提供重要的观点、历史坐标和文献参考。而且,以之为发端,也会有助于推动本地的区域佛教研究,进一步提升普陀山佛教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更好地服务本地社会文化的发展。

文:王建光

图: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责编: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