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诗词鉴赏》六十七

2024-07-01

礼普陀山诗二首

释周良(日本国遣明大使)

(一)

梵音潮下度迷流,千手相分为楫舟。

慈眼活开辉刹海,何攸是非大悲洲。

 (二)

优昙吐叶色香浓,四时不凋尘外丛。

众岛悉皆今佛性,声声二十五圆通。

【背景】

明嘉靖十六年(日本天文六年,1537,实际成行为1539年),周良大师被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晴任命为日中“勘合贸易”副使,与正使湖心硕鼎一起,前往中国,并抵达宁波定海港。天文十六年(1547)周良大师作为正使再次访明,直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返国。从诗中来看,此二诗当为周良大师初次登临普陀山时的作品。此诗见于《普陀山诗词大全》,而《普陀洛迦山志》未予收录。

微信图片_20240701092929.jpg

【鉴赏】

策彦周良大师是日本室町幕府时代临济宗禅师,曾两次任遣明使出使中国(分别为1539年和1547年),受到明代朝野的较高礼遇,并与当时文人学士交游广泛。归日后,大师在晚年还受到织田信长的厚遇,并成为日本五山文学末期巨匠。其两次出使中国而形成的《初渡集》和《再渡集》,成为明代中日交往的重要史料,大师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交往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周良大师出使中国,既然途径东海莲花洋普陀海畔,自然就要朝礼南海观音大士。在这两首诗中,周良大师参访了潮音洞和梵音洞两处圣迹,另外还参礼了千手大悲观音圣。第一首诗中提到了“梵音潮下度迷流”,周良大师在参访梵音洞时,大约看到了千手观音菩萨的显现——人们时常在梵音洞中见到菩萨显现各种应身。菩萨在洞中显现,无非是为了“度迷流”,让众生转迷成悟而已。而菩萨度生的方式不拘一格,其千手千眼能现众多妙容,初衷便是为茫茫大海中的众生提供“楫舟”登达彼岸的契机。“慈眼活开辉刹海”,指观音菩萨慈眼视众生,能把三千大千世界中苦难众生的希求悉数看在眼中;而“何攸是非大悲洲”中的“何攸”意指不必担忧;“是非”意指“是抑或不是”。这句诗的意思是:观音菩萨的慈眼能遍观世间一切苦恼众生,无论我们身居何处,只要心系菩萨,那么何处不是大悲洲呢?因此我们完全不必有丝毫的顾虑,因为菩萨无机不被,不苦不寻。

在第二首诗中,谈到了普陀山漫山遍野的小白华——诗中用难得希有的“优昙花”来加以形容。此时优昙花花色正正浓,而嫩叶也刚刚吐出新芽。在佛国之中,这种优昙花“四时不凋”,堪称为“尘外丛”,即天上之花。若菩萨不常居此山,此花又岂能四时不凋?也就是说优昙花色香俱浓且四时不凋,皆因菩萨住山的缘故,由此可见菩萨的威德何其广大!只要菩萨常住此山,即便是弹丸之地的孤岛,也“悉具佛性”;山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山一水、一鸟一虫……皆是菩萨的化身,皆在声声演绎着菩萨的第“二十五圆通”——耳根圆通。在楞严会上,佛命㤭成如等大阿罗汉、大菩萨各自陈述最初修道时证得的圆通法门的门径,最后一位即是观音菩萨阐述的耳根圆通。菩萨往昔曾于观世音佛所,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念顿空闻性而入圆通。无论是风声、雨声、潮声、浪声,皆是菩萨圆通之声。

从上述二诗可看出,策彦周良大师通过此两首诗,由衰表达了对普陀山及观音大士的尊崇之情。全诗感情真挚,用语简朴,韵律规范,虽谈不上诗中上品,但在日僧之中,也算是诗僧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