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诗词鉴赏》七十六
2024-09-09
普陀梵音庵释迦佛真身舍利塔赞
释道忞
有大导师,哀世昏浊。示生五天,四十九载。
身教广被,以逮多幹。乃愍末学,碎此金躯。
布为飞烟,从烟飘堕。珠糁玉粒,舍利式传。
生人之理,发毛爪齿。以日以迁,矧其散坏。
下饮蚁螘,上食鹜鸢。谁阅千龄,探之水火。
不可渪然,咨尔佛子。尔见有弃,圣无所捐。
以无捐故,如春正华。光色明鲜,亦如甜蜜。
即蜜而甜,无有中边。远矣南国,谁负道师。
于海之堧,广额隆准。万里怀来,建此层巅。
嗟日未建,众罔克知。缉缉翩翩,大小攸示。
出没隐显,众翕以跧。咨尔佛子,尔观舍利。
弗以意甄,导师非二。即尔观时,觌体见前。
举心分别,舍利隐矣。满目空俗,况复厝疑。
狭劣其思,而不敬虔。稽首大士,天龙之属。
与其鬼仙,式临我词。我词非贻,以绍万年。
【背景】
本赞原出自民国王亨彦编撰的《普陀洛迦山新志》卷七(《佛教大藏经》第9册),但其中只收录了《释迦佛舍利塔碑文》,对于赞词却略去。在《普陀山洛迦山志》卷六“文物古迹”里收入了碑文(节略)与赞词;《普陀山诗词全集》只收入赞词,而碑文部分则未收录。
【鉴赏】
木陈道忞大师不仅为梵音庵释迦塔作了碑文,同时在碑文后还附了一首《释迦舍利塔赞》。本赞颂四字一句,四句一行,计十五行,共240字。与前面牧云禅师的《补陀山舍利颂》相近,本颂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大导师”起至“无有中边”止,概述释迦佛从人间垂迹到涅槃荼毗的过程。佛示现于世间乃是“哀世昏浊”,故而垂迹于五印度(五天竺),说法四十九载(一说为四十五载),并“身教广被”,从而“以逮多幹”(使很多大根机人获得了解脱)。为了使那些“末学”早些证悟,于是佛陀涅槃后“碎此金躯”,形成“珠糁玉粒”,从而以佛舍利的形式向世界各地流布,供天下信众起塔供奉礼拜,从而积累福德资粮。
在第一部分的赞词中,道忞大师取出了佛舍利仔细端详了一番,称“如春正华”,且“光色明鲜,亦如甜蜜”,说明光洁度很好,犹如蜜蜡的那样色泽。而且很圆润,“无有中边”。从这些表述来看,普陀山梵音庵所奉的佛舍利,当为佛骨舍利(具体细节不明)。
第二部分为梵僧负舍利来普陀山起塔供奉的事迹记载,从“远矣南国,谁负道师”到“而不敬虔”止。自释迦佛圆后,佛舍利亦流散于南亚各地,在东汉末年间已有舍利供奉。一直到明末,普陀山方有佛舍利供奉,“万里怀来”,实属希有难得。“于海之堧”意为临近大海,“广额隆准”似指梵僧的相貌;“建此层巅”指舍利塔的高度,起初似乎并不高,也仅两米左右。从“嗟日未建”来看,当时建塔似乎并不顺利,从而引起一些非议。然而当大家瞻视舍利时,却发现“出没隐显”,并且“众翕以跧”,出现跳跃之状。也就是说,此时舍利出现时隐时现的相状,让前来观礼者心生疑惑。当时梵音庵的僧众对此解释是“尔观舍利,弗以意甄”,若“举心分别”,则“舍利隐矣”;若“即尔观时”,就会看出舍利原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大家都是“满目空俗”,都是心怀分别思量心,“狭劣其思,而不敬虔”,也就是怀着求祷或猎奇的心态来参观。从信众层面上说,观音大士在东南已有广泛的信众基础,而对于释迦佛及其舍利,信众们既不熟知,更是没有见过,所以产生“厝疑”也可以理解。在道忞大师眼中,舍利是“光色明鲜”“亦如甜蜜”“无有中边”;在信众们眼中,却是“出没隐显,众翕以跧”,信众试图来验证其真实性。这样一来,同样是舍利,但每个人眼中所见的相状是完全不同的。
第三部分是从“稽首大士”到“以绍万年”,这也是赞词的结束,是一种带有祈愿或回向意味的句式。“稽首大士”既是对佛的尊称(与“无上士”同义),也是对观音大士的及十方菩萨的敬称。既然信众满怀狐疑,这时候就需要佛菩萨的显圣以及各路“鬼仙”的鼎力护持。同时大师在念诵这段颂文时,也祈愿佛菩萨能莅临坛场,“式临我词”。最后大师自谦地说“我词非贻,以绍万年”,也就是他并不企望这首赞词能够传诵千秋万代。从这部分赞文可以推测出,当时道忞大师在创作完赞词后,梵音庵举行了一场祈福仪式,大师主持仪式并当场吟诵了这首赞词。
不过有些问题需要相关文献释惑:首先是舍利塔与梵音庵的产生时间谁更早一些,是先有舍利塔还是先有梵音庵;二是梵僧为何将舍利安置于梵音庵而非其他大寺院(如宝陀寺或海潮庵);三是当时普陀山佛教的高僧对舍利塔为何语焉不详;四是既然是释迦佛的舍利塔,全山僧众及当地官府理应奉为至尊而加为护佑,为何至清代便连同寺院一并废毁?最后,这枚极其珍贵的舍利最后归奉何处?这些疑惑,皆冀盼于教界大德及史界方家拨云见日,以其解开这段历史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