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诗词鉴赏》九十二

2024-12-30

潮音洞

汤显祖

洞里潮音一泡多,

如雷如焰隐波罗。

莲花侧覆寻常说,

今日将身在普陀。

【背景】

此诗唯见于《普陀山诗词全集》中有所收录,其他各种《山志》中均未见,也未见有汤显祖游历普陀山的记载,颇令人费解。

微信图片_20241230101935.jpg

【鉴赏】

汤显祖作为明代杰出的戏曲家和文学家,其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还魂记》(《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至于汤显祖在何时来过普陀山,《山志》中却没有只言记载,甚至连其与普陀山有关的诗作也未曾收录,不知是何原故。《普陀山诗词全集》共收其六首诗作,分别为《潮音洞》、《潮音洞绝粒僧》、《光熙峰笑东来道者》、《磐陀石看日出》、《送人使南海进香》及《送朝进海僧》。而谢垂节在《汤显祖普陀山诗考释》(载《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20卷第3期)一文中,认为汤显祖在普陀山共写了七首诗,除了上述六首诗外,还有一首《观音洞》,诗内容为“山似普陀小,人依大士清;洞中金碧响,门外摘篙声”。至于此诗《诗词全集》因何未收,个中缘由不得而知。徐朔方在校笺《汤显祖诗文集》时,曾认为《潮音洞》等六首诗并不是作于普陀山,而是“当作于岭南”,是诗人在被贬广东省徐文县典史任内所写;他认为《观音洞》中的“观音洞”在广东英德韶河,为也难怪普陀山的历代山志及浙东诸多方志均未载此七首诗,这也是《普陀山诗词全集》未收《观音洞诗》的最直接考量,估计编者自己也认为此“观音洞”非彼“观音洞”。对于这些观音,谢垂节确认此七首诗均为汤显祖所作,并进行了相关分析佐证。

如果谢垂节的说法合乎史实,那么汤显祖至少当朝礼过普陀山(然而历代山志中均无此记载)。但从“光熙峰”“磐陀”以及“扶桑”等表述来看,这些均属于普陀山的专用名词,因此笔者也同意这个观点。从这七首诗来看,汤显祖除了朝礼潮音洞外,还朝礼过西天磐陀石、观音洞及法雨寺后的光熙峰(位于锦屏山之巅,峰南麓为法雨寺)等处。

这首《潮音洞》七绝,内容不复杂,鉴赏也并不困难。由于潮音洞与梵音洞相似,都是面向东部大海,因此每当潮水涨起时,潮水与岩边岸石就会发生剧烈的撞击声,溅起数米的浪花,洞内洞外均飘荡着海潮涌起的泡沫,因此用“洞中潮音一泡多”十分恰当。接下来的“如雷”是潮水撞击洞中岩壁的巨大声响,像雷鸣一般;“如焰”是潮水拍打裂缝所溅起的细小水滴,在空中形成雾状结构。但形成“如焰”这种情况,若从物理常识来看,只能发生在清晨太阳初升或午后太阳偏西之时,也就是说,只有阳光斜射之时才会产生如同佛菩萨身后火焰一般奇幻情景。但如果仅仅是潮音“如雷如焰”倒也无足为奇,关键在于“隐波罗”三字。“波罗”二字其义不明,若解为“婆罗”,则译为“云马”,即轮王之马宝;但据谢垂节观点,当为“阿婆卢吉祇舍婆罗”的简称,译为“观自在”。如此解成立,则此诗句便可迎刃而解,也契合全诗意趣,即通过潮洞的“泡”“雷”“焰”等景象的烘托,从而郑重推出在云雾雷鸣中的观自在菩萨。然而我们通过对于“音”“泡”“雷”“焰”等词的解读,自然可推导出观音菩萨的修习法门,即通过对“潮音”的观察,进而契合了《金刚经》中的“梦”“幻”“泡影”“露”“电”之类的空观法门。实际上,菩萨便是按此法门修行耳根圆通。

在诗的三、四两句中,“莲花侧覆”是指日僧慧锷大师遇风阻不能行舟的历史典故,这在明·周应宾所编的《重修普陀山志》中有着详细的记载。而此“莲花侧覆”四字,也是证明汤显祖笔下的“潮音洞”恰是位于普陀山的佐证,汤显祖被贬期间,广东岭南一带也从未闻有“莲花侧覆”之类的传说。而这一传说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汤显祖看来都是“寻常说”。而在末句的“今日将身在普陀”,则更进一步地点明了“潮音洞”就在“普陀”而非别处。也就是说,正因为历史上慧锷大师东渡的传说,才最终造就了观音菩萨最终安身于普陀洛迦的现实,这也坐实了汤显祖来过普陀山的铁证。另外,从《光熙峰笑东来道者》中有“紫竹林西小白华”以及“千步沙多万里沙”以及《潮音洞绝粒僧》的“饥饱岭边持一食”中来看,“紫竹林”“小白华”“千步沙”及“饥饱岭”(几宝岭)等专用名词,不都是普陀山景观中最显著的圣迹名片吗?纵观全诗,既有文学价值,更有史料价值,颇值欣赏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