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名号​发微

2015-04-10

观音名号发微

释湛空

佛教法水传流,方兴未艾;经典易梵为华,懋绩三千。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这块异质文明的土地上发展之快,流行之广,形成“户户观世音”的信仰,正是观世音菩萨独特的慈悲普门的魅力。拥有如此多的信众,是其他大乘菩萨不可比拟的。同为大乘佛教救济人生之苦的菩萨,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甚至地藏菩萨,这些伟大的菩萨在中国纵向两千年的岁月中都曾流行一时,并至今还在中国这块地域广袤的土地上保存有自己的道场。但观世音菩萨却以其独特的信仰光芒和慈悲无碍的魄力,上到社会统治阶层集团,中到文人大夫,下及平民百姓中广为流传,做到千处祈求千处应的无处不在。从经典里跳跃出来走到民间生活,几乎和百姓形影不离。

观世音,观察世间的种种声音,慈悲救脱苦难者。或说观世音菩萨是一位觉察世界声音的人,是所有佛教国家最崇拜的一位慈悲的救世者。横向从中国到越南、缅甸、日本、朝鲜、东南亚等,以及纵向两千多年的中国,观世音在不同的时节、因缘被描绘成不同的形象,但是他的主题永远不变,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在斯里兰卡,他被称为救护之神;在越南被称为世自在王等。

观世音菩萨与娑婆世界众生,既有这样的深切因缘,跟着而来的问题是: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什么人,又是什么地方人?其行化的道场又在什么地方?因一般人常提出这问题来问,故有解说的必要,唯有将人们内心中的这一疑团消释,认识观音,才能更坚定人们对观音菩萨的信仰,才能更使人虔诵菩萨的圣号,既然要正统认识这位菩萨,我们有必要从经典去了解菩萨的名号,如果没有汉译经典,中国人就不会知道观音菩萨。

一、观音语义的解释

在中国佛教史上,观世音菩萨与儒道文化融合,深入民心,普被苦难。因为每部经典的重心不一,化机不同,从而导致菩萨名号众多,且含义深广,不同的名号各有侧重,以不同的角度来体现观世音菩萨相同的慈悲精神。

观世音菩萨,源于五、六世纪左右在中亚地区出土的《妙法莲华经》梵本残片中作Avalokitasvara的翻译,音译为“阿缚卢枳低湿伐罗”、“阿那波委去低输”等,或简化为“庐楼桓”。根据Mironov的研究,1927年在东土耳其斯坦地方挖掘的《普门品》梵语古写本断简中(MironovAvalokiteśvaraJ.R.A.S.1927p241252)和蒋忠新在1997年出版的旅顺博物馆藏和田出土的梵本(转引自辛岛静志:《法华经的文献学研究》,抽印本《中华文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p202),明确记载译有观音的梵名。时间晚于此的梵文写本中作Avalokiteśvara,远赴印度求法高僧玄奘将其译为“观自在”,然而这个译名的声名度、普及度远远不如罗什或者更久前译师们译的“观世间音声者”,后演成“观世音”或者“观音”。观世音或者观自在是源于梵文avalokitaiśvara形成的复合词。

僧肇是罗什最优秀的弟子,在其著作《注维摩诘经》卷一中说:“什曰:世有危难,称名自归,菩萨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也。亦名‘观世念’亦名‘观自在’也。”(T38p331a)从注疏中清楚地看到,罗什大师知道这位菩萨又名观自在,但却未用,令人值得深思。

在撰写过程中,为了使本文的文风之流畅,有时“观音”和“观世音”会交替使用,意义一样。那么,在民间,有时会出现到底是观世音还是观音菩萨呢?哪个称谓更加准确和如法?二者有何关系,是简称还是避讳呢。首先在《辞海(第6版)》说:本译作观世音,因唐人避字讳,略称观音,玄奘译《心经》时,改译观自在。其次在学术界,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说:唐朝因避李世民的讳,略称为观音最后,在宗教界,权威的《法音》文库的《法苑谈丛》也认为:观世音菩萨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后来简称观音菩萨。可见,以上权威书目均认同从观世音观音避讳略称(任国征:《是“观世音”还是“观音”?》,《中华读书报》20101215版)。其实,如果避讳说成立,那么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有绝对说服力:一是在避讳前无观音称谓(必要条件);在避讳后无观世音称谓(充分条件)。由于在武德九年(626)立李世民为皇太子时,唐朝颁布《二名不偏讳令》,现以武德九年为界点,找到反面例证如下(任国征先生举证的反面例子是有偏差的,误认为普门品偈颂是罗什翻译,他说,罗什译本《妙法莲华经》的五言偈13次出现念彼观音力,又出现观音妙智力汝听观音行等句。可见作者没有经过详细考察产生的学术乖讹,“观音偈颂”译史详见下文):

第一,是在唐武德九年前有观音的称谓,观音出现在印度萨迦人支曜翻译的《成具光明定意经》,最早使用了观音的翻译名称,于公元185年译成,是观音菩萨最早出现在汉地的一部经典。第二,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弘始八年(406),也就是在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前的220年之前,罗什译本《妙法莲华经》的第二十五之普门品,后单独流通成为《观世音经》,后来注疏者众多。南朝法云撰《妙法连华经义记》卷八多次使用“观音”,说:“第一有药王、妙音、观音三品,……妙音、观音两品明普现色身,弘经益物。……妙音、观音等是他土大士。但妙音是东方菩萨,观音是西土大士。”(T33p676b隋代天台智者最为著名的《观音玄义》和《观音义疏》,在文本中多次以观音名称呈现,这些观音菩萨的文献典籍都是在唐朝武德九年之前已经流通于世。第三,北周明帝武成年间(559560)入华的北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后随宇文俭在建德三年(574止住益州(今四川成都)龙渊寺,任益州僧主,期间574576译《观音偈》的五言偈同样地13次出现了念彼观音力观音妙智力汝听观音行等句。第四,在唐武德九年后有观世音的称谓,仅查《全唐文》的有关文章标题,就发现在唐代当朝观世音依旧很普遍。如独孤及的《观世音菩萨等身绣像赞序》、梁肃的《绣观世音菩萨赞序》、穆员的《绣药师佛观世音菩萨赞》等。

从古代避讳学看,李世民的名是两个字(二名),比较特殊。在《全唐文》的《二名不偏讳令》(卷四):依礼,二名义不偏讳其官号、人名及公私文籍,有两字不连读者,并不须讳。太宗时的中央机构部和大臣李绩就是佐证;高宗时曾就编写《佛顶最胜陀罗尼经》的世尊世界的避讳,指示既是圣言,不须避讳。所以仍用观世音菩萨。

可见,无论是从中国译经史来看,还是从唐代礼制史来考察,观音绝对不是人们所认为避讳李世民的“世”,而是一般意义上的简称而已,或是因为“秦人好简”,也或许是因为后来的观音偈颂为了文辞的整齐和字数的限制所造成的,“观音”作为“观世音”的简称。但在笔者考察过程中,似乎未必是这样,“观音”的译语并非是“观世音”的略称,而早已独立存在。后来有简称的可能,特别是偈颂的重译,但并没有改变其原有的菩萨名号蕴藏之含义。

然在各种经典的侧重点不同,所以译名略有不同,但救苦救难的精神和智慧神勇的品德确实是一样的。

1、古译:

“廅楼亘”的古音译写,似乎是原语Avalosvar的音写,出现在后汉月氏国三藏支娄迦谶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一般认为此《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是支娄迦谶所译,由于他具有最早来华译梵弘扬大乘的盛名,假托于他的经典相当多,从现存最早最可信的经录僧佑编撰的《出三藏记集》,并没有提到此经系支娄迦谶所译。后来一些学者认为,比如吕澂于《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考证,应是西晋竺法护所译的同名经典,而支娄迦谶的译本已佚。如此一看,支谦所译的《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才是该弥陀信仰和兼附观音信仰现存最早的译本(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年,p4851)。西晋聂道真译《菩萨受斋经》也使用了此古音译写的名称。

“观音”,出现在《成具光明定意经》,后汉支曜于中平二年(185)译。

“窥音”,出现在《佛说维摩诘经》,吴月氏国优婆塞支谦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253)译。

“观世音”,《郁伽长者所问经》、《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于嘉平四年252)译。西晋聂道真于永嘉末(280312译《无垢施菩萨应辩经》重新又使用了该译名。

“光世音”,出现在《正法华经》(十卷本)、《光世音大势至受决经》,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分别于太康七年(286元康九年(299译。

“现(见)音声”,出现在西晋于阗国无罗叉于元康元年(291翻译的《放光般若经》中,这个译名比光世音晚五年,后人改写为现音声菩萨,本来一定是见音声菩萨,看见观察思维音声的菩萨。按照字面解读的话,现意为“表现音声的菩萨”。但古文献中没有出现“现”一字。“见”字有“看见”与“现出”两个读音和意思,后来,为了明确表示意思不同,现音声菩萨在本经的角色就是参与众,当机者是须菩提,现音声菩萨出现次数极少,根据前后关系,勘定用“现”代替了意思为“现出”的“见”。也有持相左的观点,比如日本学者后藤大用认为译语“现音声”菩萨是准确的,特征为众生一心称名,在音声当中“菩萨”自然出现,无罗叉这一流派毫无遗憾表明了意译内容(《观世音菩萨本事》,台湾天华出版社,1986年,p12)。

2、 旧译:

“观世音”,《妙华莲花经》(智旭说八卷本、常判七卷本),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八年(406译。在北凉昙无谶于玄始八年(419译《悲华经》、东晋佛陀跋陀罗于元熙三年(420译《华严经》、刘宋畺良耶舍于元嘉七年(430译《观无量寿经》、刘宋昙无竭于元嘉三十年(453)译《观世音菩萨授记经》,隋阇那崛多于仁寿元年(601)译《添品法华经》(七卷本)等亦译成此名。

“观世自在”,北魏菩提流支于正始五年(508译《法华经论》,使用了此名,般若流支、那连提耶舍等人也使用这一译名。

3、新译:

“观自在”,出现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三藏玄奘于龙塑三年(663译。唐实叉难陀于证圣元年至圣历二年(695699)年译八十《华严经》、唐菩提流志译于神龙二年至先天二年(706713译《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宋法贤于太平兴国二年(928译《大乘无量庄严经》等使用了此译名。

“观世音”、“观音”,唐般剌蜜谛于神龙元年(705译《首楞严经》,又使用了此译名。

“观世自在”,《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唐善无畏于开元十二年(730译。

罗列如上译名,出典无际无垠,很容易观察出一个非常饶有兴趣、打破我们常规的现象。首先,“观音”译名并非“观世音”略称,早已独立存在。其次,“观世音”并非始译于罗什,150年之前曹魏、西晋早已使用。再次,“观自在”译名并非玄奘本身所创,在这之前已有“观世自在”翻译问世,尤其在前面说过,僧肇撰写的一部贵重文献《注维摩诘经》,如果文献无误,不是后人所添加,那么做为师父的罗什大师是知道这位菩萨又名观自在。观音的译名在玄奘年代开始争吵且怀疑有误,这种观点持续上千年,仍覆在千年星霜之下。“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文散音,即阿缚卢枳多译曰观,伊湿伐罗译曰自在。旧译为光世音,或云观世音,或观世自在,皆讹谬也。”(《大唐西域记》卷3,T51,p883b)其后,彦悰等门人固然遵循此一说法,佛教专门学者亦有多人遵循。近世,此种倾向更为强烈,日本学者高楠顺次郎主张“梵语Avalokiteśvara,观自在为正译,观音、观世音等为误译。”尤其指出观世间音声一事,更为全然误谬。但是日人榊亮三郎强烈反驳这一点,他论难说,“近来我国往往依新译家说法,以观自在为适译,观世音等名称为误译。依吾人所见,此种责咎旧译为错误的。”(转引自《观世音菩萨本事》,p6)玄奘在西域记所言“讹谬”二字,由常识判断,似罗什这般大翻译家不应有误译之嫌,弘始三年(401)十二月进入长安,完成74384卷庞大译经工作,因此不可能误译如此简单的词语,再说又不是一处两处而已,其所译经典全部翻为“观世音”,在上面罗列看到,不仅如此,同时代乃至此后许多翻译家亦均用同样译语,与此步调相同,甚至北印度释迦族来的佛陀跋陀罗和中印度来的昙无谶一样,携带梵本译为观世音。更重要的是,罗什以前的译家师均毫无忌惮译为观世音,事实彰者,我们实在无法肯定旧译家误译之说。首先使用观音译语的后汉支曜,西域人,中平二年(185)来洛阳,是一位博学的翻译家,我们不认为他会做出招致后世讥谤的误译。译作光世音的法护,通晓36国语言文字,并参考许多胡本,是一位举世无双的大翻译家,亦不可能将如此简单的词语翻译有误。那么,一代伟大的佛学导师玄奘主张旧译批判“讹谬”二字如何解释呢,我更相信精通佛学、治学严谨的玄奘不会轻易下此定论。后来,笔者翻阅了大量史料,经过一系列的考察斟别,松了一口气,才明白,在玄奘弟子彦悰的著作写作“旧译为光世音、或云观世音观世自在,皆为讹也”(《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2T50p230c)他仅写为“讹”未写“讹谬”,在这里笔者不仅怀疑而且判定《西域记》中的讹谬的“谬”字,为后人误写附加上去的,甚者是唐后为了凸显观自在译法的正统性,故意在玄奘后面的话加了谬,否定前面的译法。而且据我考察一些地方语言结构,“讹”字依地方“乡音”不同,会产生巨大的差异。何况玄应也指出天竺本与雪山(龟兹)本不同,“应法师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此云观世自在。雪山已来经本云娑婆罗,则译为音。”(转引自法云《翻译名义集菩萨别名篇第六》卷1T54p1061c事实判然若揭。

早期西北俗语,即犍陀罗语本作观世音,后来开始统一为梵语的观自在,这是语言学的推演过程,所以连玄奘法师都弄错了,现在学界已经对此形成了定论。

Ava阿缚+lokita庐枳低(观)

iśvara舍婆罗(自在) ——天竺多罗叶本

但没人注意的是,在考察观音译名时,我们清楚地看到晚于玄奘译名“观自在”的42年之后的般剌蜜谛译《首楞严经》又使用了“观世音”译语,事实非常明显,证实观世音译名是准确无误的!第四,“观自在”亦不是“观世自在”的略称,精通梵语、通晓佛法的善无畏在八世纪再一次使用了观世自在的译法。

观世音之别名,根据不同的仪轨,还有“莲华手菩萨”(《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圆通大士”(《楞严经》,中天竺般剌蜜帝译),“大精进观世自在”(《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唐天竺三藏善无畏译),“捻索菩萨,千光眼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唐西天竺伽梵达摩译),观音大悲主”(《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唐三藏不空译),“大悲菩萨”(《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东晋天竺居士竺难提译),“青颈观自在菩萨”(《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唐三藏不空译),“观世音佛”(《佛说佛名经》,元魏天竺菩提流支译)。“不空罥索观音”(《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唐天竺菩提流志译),“多罗观音”(《顶轮王大曼荼罗灌顶仪轨》,吉祥集)。又《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三亦曾列出“除八难仙观音”、“播拏目佉观音”、“大梵身相观音”、“根本莲华顶观音”、“广大明王央俱舍观音”等名。《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亦称名“慧观自在”、“月身观自在”、“勇健观自在”等。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又被称为“救世菩萨、观音老母、送子娘娘、观音姑姑、莲花大士、南海大士、慈航大士、白衣大士、阿嵯耶观音”等。其他尚有“救苦观音”、“九面观音”、“百济观音”、“梦违观音”、“船中涌现观音”、“安子观音”、“耶输陀罗观音”、“大随求观音”、“灭恶趣观音”等。

然在各种经典的关于弘扬观音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名号略有不同,但菩萨救苦救难的宗旨是无二无别。

二、民俗的观音名号

在不同时代、地区、观世音菩萨往往会应化成某些当地的形像特征。最有名的化身是手拿杨枝净瓶洒甘露滋润悲苦众生的杨柳观音或者身披白色长袍的白衣观音。这样的观音形象不只一、二个而已,流传的三十三观音就是这类观音身形的集结。这里面结合了民间不同时域、不同区域传说的观音化身,大部分遗留下的化身相没有经典依据,或者与经文没有相似之处,但某些特征又有普门品的影子,比如说送子观音,不见佛典,但普门品求男求女文中折射了此信息,中国重传宗孝养,观音菩萨慈悲温和的母性,进而礼拜观音为育儿之圣,遂有祈观音得子的习俗,其观音赐子、送男送女画面陏唐始见。抱婴雕塑直至宋代尚无,明清出现最多,为民间尊奉。如普陀山百子堂送子楼送子观音,为善男信女求子的最佳之地。早在清康熙柏子庵时期,该庵堂观音送子有求必应的灵验事例就不胜枚举。现在的百子堂送子观音更是名闻遐迩,蜚声内外。

一些化身是没有梵文依据,不是印度的变化观音,但却因为各种灵验、救苦救难的事迹而深受人们喜爱,在各种灵验记、持验记,或者像《佛祖统记》这种正统的佛家传记里也有这些观音灵验的故事出现,比如青颈观音、白衣观音、鱼篮观音、蛤蜊观音、多罗观音等,写本文时考察搜集了大量资料图片,其他像《阿娑缚抄》有二十八观音,《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经》有二十五化身或四十观音,西藏经典有三十八化身等等,也都是这样类观世音示现的记载,每一幅形象栩栩如生,尺寸比例考究,符合佛说造相的要求,然世间法毕竟有漏,每尊画相都饱含了众生今生自身无法实现的圆满的报相,故祈在菩萨相上。

对于观音造像艺术、形像、考古研究等,日本一些研究观音的学者起步较早,如松本荣一的《敦煌画の研究》、松本文三郎的《观音の语义と古代印度支那に於ける其信仰に就いて》,、小林太一郎的《女娲と观音》,对晋唐观音以及与女娲的关系的综合考察等,都具有开创性。我国研究观音造像的学术成果,这些年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例如梁思成的《佛像的历史》、李翎的《观音造像仪轨的研究》、萧博、盛巽昌的《图读观音》、夏荆山的《观音宝像》、徐进的《藏传佛教千手手眼观音造像艺术研究》等,都是极具研究参考价值。

清朝卓峰曾绘出《三十三观音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延宝七年鹤州笔《观音变相》绘艺也相当臻美。本文也参考了大量的姜耀南先生的观世音作品,先生遵循写意传统,功力极为深厚,其观音造相线条流畅生动,姿态优美,用笔既有古风,又融入了现代的理解,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前人的观世音画像,该书可用于佛教人士品味收藏。

观音菩萨应化三十三身,救济一切众生的信仰,根据本经的所说的教理,普门示现,表现圆通无碍不可思议神力,至曼荼罗以图像表示出来时,更增一层普遍性。这个信仰是观音利用神通自在,普遍摄取,施捨广大无边慈悲心,表现拔苦与乐的威神力(后藤大用:《观世音菩萨本事》,p152)。其实三十三这个数目没有具体意义,丝毫没有表示观音神格定数的意思,因此观音菩萨的应现不必一定是三十三之数,三十三应化简直可现千万亿化身。

1、杨柳观音,其形象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右手持杨柳枝,左手持瓶,此杨柳最为奇妙,可施药法,消除众生之灾难。在中国民间供奉是较多的一尊观音像,她的画像和塑像随处可见,又因瓶中甘露施药,又称为药王观音。《华严经•净行品》称:“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大方广佛华严经》,T10p70b

2、龙头观音,乘龙显圣于祥云中,龙头观音因驾乘龙头,故称龙头观音。相当于经文:“应以天龙、夜叉(中略)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之观音化身。盖以龙为兽中之王,比喻观音之威神,一般流布之像皆为跏坐或站立于龙头上。印度自古以来特别重视龙,其长者称龙王或龙神,重视龙的力量,“大龙王从大海出,起于大云,遍覆虚空,放大电光,明照天地,澍大洪雨,润泽万物。”(《大智度论》卷3T25p81b)可以看出赞叹龙神威力之词。龙常住地下或补陀洛,其中八大龙王闻佛说法,为佛法外护。世间流行的龙头观音像结跏趺坐在云端龙身之上,或立于龙身。

3、持经观音,又称读经观音。此观音坐在岩石上,右手持经卷,或手托经卷,也有静坐而身畔备有经卷的。民间流传《观世音传奇》中记载:唐朝年间,浙江临安有个叫钱廖的读书人非常用功,常常贪早摸黑地看书,但应举考试屡遭败绩、名落孙山。再一次失败后的返程中,忽遇狂风暴雨,钱廖赶紧跑进一间庙中避雨,只见庙堂端坐着一尊手持经书的观音菩萨,本已心灰意懒的他惊异天缘,受端坐的观音法像所感悟,虔诚跪拜,回家后发奋图强。若干年后,钱廖高中状元。钱廖不忘菩萨的恩泽,修庙奉供。

4、圆光观音,佛菩萨身后都有佛光。通常观音像略去佛光,但也有特别突出背后的光圈,常合掌坐于岩石上。相传圆光观音可拯救人免除斧钺之难,经文:“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 释然得解脱。”相传闽南有一山村,人们以打猎为生,但山中有一只怪兽经常趁人们进山打猎时到村子伤害小孩,专吃孩子的眼睛,以获得精气,修成妖魔。观音菩萨知道后,便化身为小孩坐在村口的城隍庙中,当怪兽来到城隍庙时,见是一胖大的男娃,喜形于色,正准备下口之时,观音菩萨现出身后烈焰圆光的宝像,将怪兽降伏。

5、游戏观音,为趺坐五色云彩上,两眼俯视尘世,照见众生;亦有行走上祥云中的观音化相。《大智度论》云:“戏名自在,如狮子在鹿中自在无限,故名为戏。”(T25 p110c)随意自在,变换无数,不拘时处,更见亲切,此处观音两手抱膝,人称游戏坐。

6、白衣观音,又称白衣观自在母,大白衣观音,是“胎藏界曼荼罗”的莲花部母,密号离垢金刚。在中国知名度极高的一尊观音。白衣的特征,就在于浑身连冠都着白色,白得清净,白的贞洁,白的纯静,如莲如月,白色表菩提心,“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自住处也。此菩提心从佛境界生也,常住于此能生诸佛也,此是观音母,即莲花部主也。”(《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卷10T39p682a)自古以来礼敬此尊,祈求白衣大悲咒,可息灾延命。一种说法白衣观音化像由宋末水月观音衍化而来。

7、泷见观音,泷,湍急的河流,泷见观音出自观音坐在岩石上观赏河流,或观瀑布而得名,又称观瀑观音。经文:“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若遭陷害,被推进火坑,此时被害者只需念诵观音菩萨圣号,火坑变成清凉的池塘。佛经也常把火坑喻为地狱等。

8、莲卧观音,通常不作卧,而仍作坐,双手合掌。可能见于莲体形状,不易作卧也。

9、施药观音,常为右手拄颊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莲花,或说法印。表示观音无时不在惦念世间疾苦,拯救众生。释经文:“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的灾难。

10、鱼篮观音,手持有鱼篮,观音点化好色欲心重的众生所做的启示。据《维摩诘所说经》称观音:“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T14p550b)观音脚踏鳌鱼背上,手提盛鱼的竹篮,或为手提鱼篮的民间少妇形象。表经文中的:“或遇罗刹鬼,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11、德王观音,趺坐岩畔,右手持绿叶,左手置于膝上,表三十三身之梵王。梵王乃色界之主,其德殊胜,故称德王。

12、水月观音,即“胎藏界曼荼罗”的水吉祥观世音菩萨,密教单称为水吉祥菩萨,密号润生金刚,一心观水相,入水定的观音。因此其形像是在一轮皓月的映照下,坐水畔岩石上,或站在浮莲中。上有明月下有清水,月照水,水有月,观音观水中月,喻色空不二,诸法如水中月而无实体。水有观音,民间又称水吉祥观音,于江南水乡供奉尤多。水月观音是中国人创作的法相,相传为唐朝画家周昉始作,白居易有《画水月菩萨赞》:“浮渌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相,万缘皆空。”中晚唐时期就有争绘水月观音菩萨相,现敦煌莫高窟见存水月观音壁画多达三十四幅。唐开成四年(839)日本僧人常晓、圆行归国,各携有水月观音法相一幅,自此,日本风行供奉水月观音。

13、一叶观音,又作莲叶观音、南溟观音。乘一片莲叶漂浮水上,右手秉持莲花,神姿英发,眺望水上,作深思冥想相。更且是每发大水时,她能把遇险者救到安全地带;一叶观音视海如平地,海船远行,船舱以供奉之,以求保佑平安。

14、青颈观音,又名青头观音、青顶观音,系密宗十五观音之一。“如来为彼说此青颈观自在菩萨心真言。天子闻此,获得大悲三摩地,作是愿言,所有一切众生,若有怖畏厄难,闻我名者,皆得离苦解脱,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宁一称观自在菩萨名字号,不称百千诸恒沙如来名。”(《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T20p489a)校量功德,凸显青颈观音的悲心和威神之力。有《青颈大悲念诵仪轨》称,其像为一面二臂、或者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为杖、莲花、轮、螺四种,身色为红白,颈为青色,结跏趺坐。传为观音降魔解救众生,为不使毒药传世害人而呑食,致使颈变为青色。

15、威德观音,是折伏之威和摄取爱护之德兼备的观音。箕坐岩畔,左手持莲花,右手斜倚,左脚踩在莲花,威龙呈现,庄严有相。

16、延命观音,是有延命长寿理想之观音。倚水上之岩,右手支颐,头戴宝冠设阿弥陀佛之圣像,相好慈悲柔和,莲花月轮遍住圆光,身着璎珞,妙鬘及天衣庄严。或释为经文:“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菩萨的一大功能,就是与世俗芸芸众生延命。

17、众宝观音,趺坐地上,右手伸展向地,左手放于弯膝上。双眼微闭,静坐深思,现安稳之相。

18、岩户观音,端坐于岩洞中,与红尘作济世护法,静思入定。或释经文:“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蝮蛇多住岩窟,故观音为解除众生被虫毒之害,兴大悲意,坐危险之窟。

19、能静观音,伫立岩畔,两手按一岩上,望海沉思,也有伫立白云像。或释经文:“为求金银琉璃……等宝物,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称观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此观音乃海路守护神。

20、阿耨观音,阿耨湖,即阿耨达湖,《大唐西域记》卷一说,此湖位于南瞻部洲中心,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周八百里。有金银琉璃等宝,此湖涟漪,金沙漫长。八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中有潜宅,此湖颇多白莲(T51p869a)。《大日经疏》记载大迦叶于阿耨湖取芬陀利花。近些年,瑞典探险家海丁赴西藏考察,认为佛经中的阿耨达湖,即喜马拉雅山佛母岭上的玛那萨罗湖,此乃淡水湖,为印度恒河的一个源头。阿耨观音名即由此而来,趺坐岩石上,观望大海。或释经文:“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21、阿摩提观音,一名无畏观音、宽广观音。阿摩提观音在仪规中有“无畏自在菩萨,一名阿摩提观自在菩萨,又叫宽广”,更有“即使犯五无间重罪,两日两夜精进,勤念诵,即得见菩萨尊相,何况本清净者,乃至诸愿满足,众生爱敬,得宿命智,证十地,三昧现前。”(转引自后藤大用:《观世音菩萨本事》,p612)其形像白肉色,有三目四臂,常乘白狮身放火光,戴宝冠,执白莲花,相好庄严。四臂分持摩竭鱼、白吉祥鸟、凤头、箜篌。为密宗所奉,表无畏之义。

22、叶衣观音,配于胎藏界曼荼罗东端,密号异行金刚。其形像为天女形,敷草坐岩上,身穿千叶衣,戴宝冠,冠中安置无量寿佛。饰有璎珞及环钏,火焰环绕,通身圆光。共有四臂,右第一手当胸,持吉祥果;第二手结施愿印;左第一手执钺斧;第二手握绢索。古印度东南部就有一个夏帕拉族,以树叶为衣。婆罗门教女神亦有此形象。自古以来此尊消除疫病、畜疫、劫贼、苗稼等灾,且修习祈祷无病长寿,称叶衣观音法。

23、琉璃观音,又称香王观音、高王观音。形像为两手捧一琉璃壶,乘一莲瓣浮于水上。据《香王菩萨陀罗尼咒经》:“其画像法,任其大小,身肉皆白,面貌端正,头戴天冠,颈有璎珞。右臂垂下,五指皆伸,施无畏手。其五指端,各雨甘露,施于五道众生。手下并画,黑鬼三五个。左臂屈肘,手当左奶,以把莲花,其花从脚下莲华生出,其花白红色,足下莲华,亦白红色。项背圆光,上有伞盖,五色锦绮,以为衣服。两重珠条,络于髆上,一赤色、一黄色,其像当日须成,不得用皮胶。像前烧香,诵十万遍,一日一夜不食。先须作一大水方坛讫,然即以栴檀磨之,作十二指小方坛八个,初以三坛。一用供养佛、一用供养法、一用供养僧,第四坛供养阿弥陀佛,第五供养观世音菩萨,第六供养大势至菩萨,第七供养香王菩萨,第八供养诸善神等。皆取好净食果子香华,四边安置。其法随以何月十四十五日作,然取阇帝花(此云荳蔻华)一千八茎,诵一遍掷像身胸上。作法以后,每夜半须起,像前常诵一千八遍,至自有人送钱财,其钱财亦不得积聚悭贪,即须用度及施贫乏,此是香王菩萨法。”(T20p651c)香王菩萨最大特征是手捧香炉于胸,立莲瓣上,游化水上之姿,此像较好识别。

24、多罗观音,亦名多罗尊,又名救度母观音。安置在胎藏界曼荼罗西方,密号行愿金刚,或悲生金刚。“入于普光明多罗三昧,依三昧力,从右目瞳放大光明,随光流出现妙女形,住于殊胜妙色三昧,无价杂宝而为严身,如融真金映琉璃宝,所谓成就世出世间密言之要,能息众生种种苦恼,亦能喜悦一切众生,遍入诸佛法界自性。”(《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授记品》,T20p450c)多罗意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莲花,为密宗所奉。或释经文:“或值怨贼绕,各值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曼殊师利经》称多罗观音是“一切之慈母,天人及药叉,无一非子者,故号世间母。”(《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授记品》,T20p451b)多罗菩萨是多罗观音的应现,多罗菩萨在印度夙昔为人信仰,玄奘赴印时,在摩揭陀国见到此菩萨信仰的普及度和民众的推崇度(转引自后藤大用:《观世音菩萨本事》,p163)。

25、蛤蜊观音,坐于两扇蛤蜊壳中,或乘于蛤蜊之上渡海。此像缘出唐文宗食蛤蜊,遇观音现于其中的故事,诏天下寺院立观世音菩萨像,此为蛤蜊观音之始。

26、六时观音,由白天到晚上,昼夜哀悯守护众生的菩萨。左手执摩尼宝珠,右手持梵策,此梵策是六字章句陀罗尼,诵此陀罗尼则得解脱六道苦果,得六妙门,证六根相应,常现立像,常作居士装束。古北印度合六时为一日一夜。从昼到夜分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奉供不断,且一年分“渐热时、盛热时、雨时、茂时、渐寒时、盛寒时”,一年亦称为六时,故名。

27、普悲观音,慈悲爱悯普及一切众生的菩萨,慈悲广遍三千大千世界。其形像白衣伫风立林里,赤脚于浮起的祥云中,左右手持绿色丝带,顶戴无量寿佛。

28、马郎妇观音,意为“马郎夫人的观音”,中世纪起于中国的信仰。源于唐元和十二年(817),陕西金沙滩上住着一位容貌稀有美丽的姑娘,用背诵佛经的方式普度世人的故事。此后陕西地方观音信仰大盛,吴福以“金碧”在马郎观音像赞上写下诗偈:“惟我大士,慈愍众生,耽着五欲,不求解脱。乃化女子,端严姝丽,因其所慕,导入善门。一剎那间,遽尔变坏,昔如红莲,芳艶袭人。今则臭腐,虫蛆流蚀,世间诸色,本属空假。众生愚痴,谓假为真,类蛾赴灯,飞逐弗已。不至陨命,何有止息,当是实相,圆同太虗。无媸无妍,谁能破坏,大士之灵,如月在天。不分净秽,普皆照了,凡皈依者,得大饶益。”(清,弘赞:《观音慈林集》,《卍续藏》第88册,p103b)马郎妇观音形像右手持法华经,左手执头骸骨,女人形。

29、持莲观音,手持一茎莲花,站或坐在莲叶上或者云朵上,多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观音菩萨都以莲花为本誓象征,以未开莲花或已开莲花为持物,亦称莲花手,又以莲花为台,与莲花有特殊的因缘。

30、一如观音,以持净瓶得名,乘骑青狮,作乘云飞行之状,凶猛无比,甘露洒向人间,消除病魔,征服雷电,以除烦恼。一如,不二为一,不异为如。“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成唯识论》卷9T31p48a)故一如观音,亦是修养达到最高境界之法相。或释经文:“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能制伏雷电等魔扰。观音指点寓意不二为一,不异为如,是为一如,即真如之理。传此观音显灵保佑唐玄奘西天取经,玄奘经历饥渴、刀兵、牢狱、情爱、鬼怪九九八十一难之后仍信念不灭,誓取真经。

31、不二观音,表象本迹不二的观音,观音是佛的守护者,而且是佛垂迹的应化身,是本地门亦垂迹门,非二,故称不二。其形像双手交叉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于莲叶之上,身着天衣,飘然自得地浮于水面。

32、合掌观音,十指相贴,合掌蕴含莲花的蓓蕾,象征成佛性和未来成佛者的菩提心也。合掌观音无定相,但都为合掌当胸,立于莲花或者祥云之上,右立龙女。

33、洒水观音,又称滴水观音、沥水观音,右手持柳枝或作法印相,左手执洒水器,作洒水相;或作右手持瓶泻水状,左手持钵,右手执杨柳枝之立像,或释经文:“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之意。洒水观音洒下清澈的香水,洗净众生深重的烦恼、和因烦恼而玷污的污垢。洒水观音是经中“若为大水”一句的象征。经文上说“若为大水”只因呼唤观音的名字,即被从水灾中救出。洒水是一种洒着香水,念诵印词,加持净化的修法。依“以性净之戒香,和合性净之悲水,遍洒法界众生性净之心地。”(《大日经疏》卷4T39p621c)以显示佛门法事洒水的意义,乃此洒水观音之誓愿。

三、观音在中国的传播

至于观世音菩萨的行化道场,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就是根本道场与示现道场。根本道场,是指极乐世界说的,观世音是极乐世界的大菩萨。这一根本道场,凡为佛子,都是信得过的,不会对它发生怀疑。示现道场,在十方所有世界中,凡有观世音菩萨教化的地方,即有观世音菩萨化现的道场。这么一来,其道场是很多的,处处是观世音道场。不过,以娑婆世界来说,在华严经里告诉我们,在印度南部靠大海边,有座普陀落伽山,是观世音菩萨在这娑婆世界最初示现的道场。但这道场,中国学佛者,不但没有到过,亦少有人知道。中国人所知道的观世音菩萨道场,是浙江东海普陀山,普陀山为国人公认的观音世菩萨所示现的道场,而且闻名于全世界,这当然是有其因缘来历的。

一说唐大中年间(847860),有一位印度僧至此自焚十指,而亲睹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宝为石,遂传此地为观世音菩萨现身显灵圣地,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有关普陀山佛教的最早传说。

二说唐咸通四年(863),日本僧人慧锷第三次来中国,寻道求经,参访佛教圣地,这一年,他礼五台山文殊师利菩萨,到中台精舍,得观音菩萨像,妙相庄严,羡慕不已,欲带回国供养,道经四明(今宁波)出海,舟过昌国(今舟山)马秦山(朱家尖)石牛港洋同,搁礁不能动,锷及同行人望潮音洞而祷曰:“若尊像于海东机缘未熟,请留此山。”说完,舟即浮动,慧锷于是以观音像安置于洞侧张氏家,张氏最后舍宅为建观音院,后慧锷离去,归日本,不肯去观音院是普陀山第一所寺院。

普陀山后与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场,四川峨嵋山的普贤道场,安徽九华山的地藏道场,形成公认的四大佛教名山,中国佛教重镇,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事了。自从普陀山定为观世音菩萨道场,后来很多有观世音菩萨示现灵感的地方,都称为观世音菩萨道场。进一步说,凡有相信观世音菩萨的地方,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地方,都可说为菩萨道场。因菩萨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真可说是无刹不现身的。不论什么地方,不论那类众生,需要菩萨去化度时,菩萨总是即以怎样的身份去度化他。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正是这一精神的流露。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传播,特殊的民俗信仰和历史原因,产生了很多版本,最大的转型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女性化,这与唐、宋代繁杂大时代背景下皇室女子的出家因缘不无关系,例如宋太宗七个女儿,其中两个出家为尼,宋真宗的七妹陈国公主(太宗的六女儿)出家为尼,她们分别为员明大师和报慈正觉大师。放在任何的时代,皇室女性出家必然会引起社会学者和民众的注意力,她们这一举动会引起众多女性的纷纷向往,以出家走向终极的自由和解脱。女众的心理需求和宗教信仰也更希望有一位女性的菩萨出现,而皇室公主的出家,显赫的身份,创建的寺院,以及追封的谥号,给予普通信众过多的想象的空间,一些菩萨的塑像和剪纸大量的以女性像出现,来崇拜她们,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宁和宗教的安慰,这些现象和她们出家不无关系。

观世音菩萨根本道场以及示现的道场,已大略的加以说明。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的,就是具大慈悲、具大愿力、具大功德的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抑或是女?因现在所见到的观世音菩萨,大都是女相的,所以常常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来问。在根本方面,我们应说观音菩萨是现男子相。且在我国唐朝以前,所有观世音菩萨的塑像或画像,都属男人的相貌。如在印度较为常见的莲花手菩萨为男相。观世音菩萨为男人相,有没有根据。如在《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观自在就是观世音,经中称为勇猛丈夫,证明观世音本地是属男子。不过,从观世音的示现方面说,那就难以决定他是男是女。因大菩萨的示现,是为了度生的。众生需要菩萨示现怎样的身相,菩萨就为众生示现怎样的身相。

我们今天所知道且信仰的杨柳观音、白衣观音、水月观音等都是中国型的女性化身菩萨相。普门品中的观音三十三化身大部分与古印度人的理解的宗教宇宙观有所关联,如梵王、帝释、湿婆都是印度教神祇;毗沙门、天与轮王则是印度宗教和认识论上神格中的重要的神化与理想典范,最常见的八部中,如阿修罗,夜叉只有在印度文化环境中生长的人才能理解。中国人的伟大之处,硬是把印度的神祇转化为中国型的相貌,与中国宇宙体圆满的理想化神祇相互匹配,如帝释因陀罗与玉皇,印度的龙与中国的龙等。今天我们读起印度传来的经典,几乎是把印度佛学思想、神祇哲学转变为固有的中国式理解化,最成功的就是把印度带有吠陀信仰和鲜明神祇的男性观音转变为中国化的女性观音菩萨,这过程当然经历了漫长的的思想文化的蜕变融合,某些中国的历史事件,民间苦难传说,经典的菩萨人物与现实的生活的修行漫长的理解,感应,最后到了明代已经成功转为中国大众化理解、信仰、崇拜的救苦救难灵感大悲观音菩萨,特别是妙善公主的化现,在中国人心中成了观音第二个名号——妙善菩萨。

观世音菩萨所以时时示现女身教化众生,推究起来,祖师大德或者佛教学者认为约有两个原因,现在略说如下:

一、专以多苦的众生为救济的对象。在过去几千年重男轻女的时代,女人的痛苦确比男众多。在那父权极重、阳刚过剩时代,女人受到很多的限制,过去佛教一些教义一向将生为女人视为恶业之异熟果报,种种不净,法华经中女人五事不能成就。尽管禅宗不厌其烦地说强调“不二”,但提供给女性的修行机会却远远不如男性,过去禅堂里绝不允许女人随便进入。宋代理学为一种高度导向的父权阶级思想体系,女人属男权下的财产与匹配品,这种大背景下不承认女神的存在,也不支持女人的在心灵和智商上的修学,女人无才是德,女人须三从,对男子从一而终至老死,小脚婀娜扶风成为男人的追求点。新儒学的理论和思想当然不会认真看待女性的宗教需求,也没有赋予女孩的社会权能。而在世间做人,女子的生理痛苦,心理羸弱又确实是多些。这样一来,观世音菩萨化身女相,是时代的使然,女性的心里苦求,既以救苦众生为目的,当然要先救度苦痛多的女子,所以特多示现女身,期与女子打成一片,然后从女子本身所有的各种痛苦,逐渐引导她们走上修学佛法的大道,以解除所有痛苦,而获得身心解脱。

二、女人内心柔弱慈悲。女众痛苦虽说比较多,但内心中的慈爱,却又确胜过男子。如世间的父母,疼爱自己子女,固然是一样的,但若比较起来,母亲爱护子女,更为深刻亲切。是超过父亲的。观世音菩萨示现女身,不过是把世间的母爱,予以净化扩大而成大悲。如上所说,就是观世音菩萨示现女身的两大原因。不过在此我仍请诸位牢牢记住的,即这仅是菩萨的示现,绝对不可以把果地上菩萨认为就是因地上的凡夫女身。

如于君方在《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所言:观音的女性化,皆可视为对寺院佛教和理学的父权立场所作的回应------理学其实可说是中国宋朝以降的国教。如果这两种传统不乏女性象征和女性修行者,观音或许不会经历性别的转变(《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陈怀宇等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p33)。

四、结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普门慈悲法门,利益众生,于生死苦海,为作船筏,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恒观众生称念圣号之音声,救苦兴乐。于无明长夜为九法界众生,无论是内在身心疾病绵缠,烦恼困扰,外在人事逼害,意外苦厄;或无论是生理上,心理上,事业上,甚至聪明智能,菩提上进,凡有所求,但能一心称念菩萨圣号,菩萨即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令其离苦得乐。无论是因地修行或果上利生事业,皆本乎大慈大悲的精神,平等爱护众生,作无限度、无止境的救济工作。慈悲,是观世音菩萨的志愿;是观世音菩萨的德性;是观世音菩萨的功德。

当今世间,苦难重重,灾祸频生,正急于需要观音菩萨的慈悲救济。如果人人皆能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皆能学习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发扬光大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品德,平等予乐,使自己与他人都成为和善可亲的观世音菩萨,以观世音之心为心,以观世音之事为事,自然可以溶化人心的隔阂,止息人间的纷争,给予人类生活上的幸福安宁和心灵上的皈依港湾。